范长江、恽逸群:上海解放日报创刊时期的黄金搭档,如何推动中国进步与变革?

2024-05-30 民俗文化 关注公众号
范长江、恽逸群:上海解放日报创刊时期的黄金搭档,如何推动中国进步与变革?
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份报纸,《解放日报》在解放上海的历史性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次,它体现了中国新闻工作的转折点,即由农村新闻机构转变为城市新闻机构,并且传播了党的执政理念;最后,它的出现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范长江、恽逸群:上海解放日报创刊时期的黄金搭档,如何推动中国进步与变革?
《解放日报:中国新闻事业的里程碑》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有着许多重要事件和人物,它们如一座座丰碑,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崛起与变迁。其中,《解放日报》的诞生和发展,无疑是最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
自1927年创办以来,《解放日报》始终秉持“以服务人民服务”的宗旨,紧跟时代的步伐,传播党的声音,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其第一份报就是为了解放上海而创设的。这份报纸在解放上海的历史性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重要阵地。
同时,作为中国新闻工作的转折点,《解放日报》在1928年至1937年间实现了从农村新闻机构到城市新闻机构的转变。这对于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解放日报》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新闻事业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不仅仅是一个报道新闻的工具,更是一个传递党的执政理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因此,《解放日报》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思想宣传的重要阵地。
然而,无论是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建设时期,《解放日报》都始终坚持客观公正、真实准确的原则,充分展现了中国新闻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严谨的作风,不仅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也对后来的中国新闻工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总的来说,《解放日报》以其深厚的红色底蕴、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在中国新闻界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它是中国新闻事业的一座丰碑,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我们应当永远铭记《解放日报》的辉煌成就,传承并发扬其优良传统,为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范长江、恽逸群:上海解放日报创刊时期的黄金搭档,如何推动中国进步与变革?

上一篇:实探全球首个光伏“灯塔工厂”:18秒下线一块组件 自动化程度超90%
下一篇:字节偷偷盯上AI硬件?
更多更酷的内容分享
猜你感兴趣
常州之子恽逸群:探寻红色足迹,踏上革命之路

常州之子恽逸群:探寻红色足迹,踏上革命之路

常州,历来文风炽盛,人才辈出,享有“千载读书地、历代名士邦”的美誉。上海解放日报第二任社长、总编辑恽逸群是常州人,在1921年进入上海大同大学读书前,他一直生活...

民俗文化 05.21
上海解放当天:创刊报售罄的壮观景象

或者

万份《解放日报》一夜之间售空

上海解放当天:创刊报售罄的壮观景象 或者 万份《解放日报》一夜之间售空

上新成立不久,他们一同领导新民报。 4月23日,南京解放,中共中央华东局致电中共中央,请示上海、南京党报的命名问题。次日,中共中央复电指示“上海党报决命名为解放日报,南京党报决命名为新华日报”。 同一天,周恩来在中南海接见一批准备南下的文化界人士时宣布:经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批准,把《解放日报》的报名交给上海。

民俗文化 05.29
延安札记:重返《解放日报》创刊号,重探历史记忆与文化韵味

延安札记:重返《解放日报》创刊号,重探历史记忆与文化韵味

记者追溯到解放日报创建前夕的故事,以此揭示其"生日"日期与自己的生日仅有两天之差的原因。此段内容反映了报纸初创人对这份报纸充满敬畏之情。75年来,上海守卫者们在这里坚持严谨的入城纪律,以确保新来的人民服务。尽管环境艰苦,但随着陈毅的入城纪律报告和记者们的努力,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欢迎城市,欢迎人民服务"的报纸。然而,75年后,曾经承载着红色记忆的地方已经变成了工业区。然而,此段文字仍充满情感和敬意。

民俗文化 05.29
解放日报创刊75周年:从报纸到网络,跨越时空的阅读旅程

解放日报创刊75周年:从报纸到网络,跨越时空的阅读旅程

重走重温“解放”之路不只是一份报纸的新生今天我们再度重温,读到的并不只是一份报纸的新生——我们沿着解放日报先辈的足迹,重走这一条“解放”之路,走的也绝不仅仅是一...

民俗文化 05.28
林黛玉的生活困苦与贾府的重重压力:贾母和贾政的态度揭示

林黛玉的生活困苦与贾府的重重压力:贾母和贾政的态度揭示

林黛玉便陷入了更加艰难的境地。

民俗文化 11.10
庙堂之上:一个隐藏的县令,对抗鸦片战争的过程

庙堂之上:一个隐藏的县令,对抗鸦片战争的过程

官的力量,故意放慢了步伐,没有立即直接进攻定海。姚怀祥在此期间也发现了敌人的意图,并进行了相应的防御准备。然而,英军并没有如预期般快速推进,而是通过一系列诱饵和欺诈手段,逐渐逼近定海。最终,在姚怀祥的带领下,定海人民成功地与英军交战,最终取得胜利。这场战争对于中国的领土完整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战争过程中,姚怀祥表现出了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斗志,成为了近代中国的第一个为国殉难的人。他的英勇事迹不仅激励了中国人民抵抗外敌入侵的决心,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他的遭遇也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开始逐步脱离封建社会,迈向现代化之路。因此,姚怀祥的牺牲不仅是对他个人的纪念,更是对中华民族英勇抗争历史的一次生动诠释。

民俗文化 11.10
宋理宗≠皇子,与一位奸相之关联揭示了他的成功之路

宋理宗≠皇子,与一位奸相之关联揭示了他的成功之路

海南岛),表示如果自己继承了皇位,就应该取代史弥远称帝。然而在仁宗年间,宋宁宗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能力继位。最终,还是赵贵诚成为了南宋的第六位皇帝。而赵与莒作为他的弟弟,在家族中被视为重要的人物。

民俗文化 11.10
新京雅集:利用阅读小说方式解锁《资治通鉴》的魅力

新京雅集:利用阅读小说方式解锁《资治通鉴》的魅力

通鉴故事全集全面解读《资治通鉴》。此书正文来自原著,没有删减和遗漏。全书包含1300多年的历史数据,并按照朝代顺序排列。读者只需阅读4卷,就可以了解到全书的内容。此书图文并茂,展现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满足普通人的历史学习需求。全书还具有较高的颜值和收藏价值。199元的价格让您可以轻松购买。

民俗文化 11.10
顺德2天1夜美食自驾游 | 打卡鳗鱼店+70年代复古火锅+逢简水乡

顺德2天1夜美食自驾游 | 打卡鳗鱼店+70年代复古火锅+逢简水乡

顺德美食自驾游,三天两夜深度探索历史文化。必尝鳗鱼饭和牛火锅,逢简水乡独特的古桥和古榕树美不胜收。门票免费,可停泊免费。醇厚的鱼片汤与风味小吃更是让人回味无穷。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期待你加入我们这场美食与文化的探索之旅。

民俗文化 11.10
许多人抱怨但其实有机会改变现状:改进网站优化策略

许多人抱怨但其实有机会改变现状:改进网站优化策略

题,并经常参加各类文学比赛。历经苦难和挫折,他的心灵更加坚定,决定继续创作,成为一名真正的作家。 这句话概述可以概括为: 主人公在面对生活的困境时,逐渐意识到自己对文字的热爱,并最终决定成为一个作家。他放弃了世俗的追求,选择了远离城市,生活于乡下,专心致志地写作。然而,出版业的压力使他在作品还未获得认可之前就面临了破产的命运。但他并未放弃,而是以谦逊的态度接受朋友的建议,发行了自己的作品,并通过努力,终获成功。这部作品虽然在市场上反响平淡,但他的创作热情并没有因此消减。他仍然坚持写作,希望在未来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

民俗文化 11.10
理解与探索:这些经典名句的另一半

理解与探索:这些经典名句的另一半

在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各种名言背后深层的人生哲理,例如“不畏艰难,终能成为伟岸的人”、“付出才有回报”等。这些名言不仅让人深思,同时也启发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民俗文化 11.10
宋晨希的“晚明”:一位网络编辑的互联网历程与知识储备

宋晨希的“晚明”:一位网络编辑的互联网历程与知识储备

多端,尤其是那些在外势力的影响下兴起的新思潮与运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当时流行的《源氏物语》,它描绘了一个美丽但腐朽的世界,并通过文学的方式向读者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该书被认为是日本文学的重要里程碑之一,也吸引了无数的外国读者。对于这本书,不仅西方人喜欢,东方人也有很高的评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源氏物语》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我们理解日本文化和社会变迁的一扇窗口。 这部小说讲述了光源氏及其家族的故事,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以及他们的世界观。然而,与西方文明不同的是,东方文学强调和谐、统一和静谧,而不是追求个人主义和自由。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日本人喜欢《源氏物语》的原因。这本书不仅仅是日本文学的瑰宝,也是全世界都应该阅读的作品。

民俗文化 11.10
红色馆藏的背后故事:领袖情怀,珍贵请柬,揭示历史的深邃含义

红色馆藏的背后故事:领袖情怀,珍贵请柬,揭示历史的深邃含义

毛泽东为了纪念1951年的国庆招待会,特意发了一张紧急的请柬给时任中共江西省委第一书记、临时总指挥官的龚远林。他在蔡江工作期间积极领导当地游击队员对抗国民党军队,多次成功打击敌人。这张请柬记录了龚远林与毛泽东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他对赣东革命事业做出的贡献。

民俗文化 11.10
打卡云南 | 第314件小事:丽江火塘火锅,感受“团团坐”的温暖

打卡云南 | 第314件小事:丽江火塘火锅,感受“团团坐”的温暖

丽江火塘火锅,是丽江备受喜爱的美食之一。其特点是使用炭火慢慢炖煮,肉汤醇厚鲜美。新鲜蔬菜可以加入其中,口感丰富。火塘火锅注重原汁原味,使用木制铁板烧制,散发出香气。火塘与朋友或家人共享,是最惬意的旅行方式之一。欢迎来稿云南文化和旅游厅微信公众号的投稿邮箱:yunnanwlt@163.com。

民俗文化 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