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抗日战场上的经济大挑战

2024-04-18 民俗文化 关注公众号
卖起了戒毒药品——雷诺酒。在日本侵华期间,这种酒精饮料颇受欢迎,不少日本人喝得不亦乐乎。日本政府通过敛财手段在沦陷区建立了一个复杂的犯罪网络,比如吸毒罪和走私贩毒罪。这些罪行不仅导致无数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也让中国政府和国际社会深感忧虑。
以下文章来源于冷热防务,燕赵节度使

全文共

3210

字 | 阅读需

7

分钟

二战时期,日本侵略者为了实现他们称霸全球的野心,疯狂对外发动侵略战争,侵略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许多国家的领土。而日本是一个岛国,领土狭小,资源匮乏,如果要想长期维持战争,必须对其占领区进行经济掠夺,这就是日本侵略者的“以战养战”政策。

凭借以前多年的资源积累,日本在抗日战争前两年占领了大片中国领土,直到武汉会战结束后,日本妄图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迷梦破灭,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这时日本国家的劣势开始显露:日本国民经济从1939年开始下滑,赤字逐渐增加,日本政府惊呼“历年所积贮的资源,尤其军需原料已快用尽罄,经常产品又不够供应需要”。

二战时的日军

为了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日本开始采用增加临时军费预算、发行国债等办法。

1939年10月,日军参谋次长的泽田茂回忆道:“我就任参谋次长后,立刻从各方面探讨,到底中日战争持续至今,日本的国力尚剩下多少的问题。结果对外虽然嘴硬,内部却像腐烂的水果。”

尤其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更是加紧了对中国沦陷区的经济控制和掠夺。

日本的“以战养战”政策

为了控制中国的经济,掠夺中国的物资,日军对抗日根据地发动了“治安强化运动”和“清乡运动”,进入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妄图摧毁我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抵抗意志,扼杀根据地的生存环境。

而对于沦陷区,日寇的掠夺方式则是多种多样的。

(1) 走私贩毒。

在当时的沦陷区,日寇建立了五大走私据点:天津、徐州、上海、汉口和武汉,有700多处小据点。为了牟取暴利,日寇极力倾销毒品,并且奖励那些走私商人,每卖出去1两毒品就奖励数十元。为了掩人耳目,日寇打着贩卖香烟的旗号贩卖毒品。

不仅如此,日寇还打着“戒毒”的幌子,大肆贩卖各种戒毒药品。比如日本东兴公司就向中国内地大量出售一种叫“东光剂”的戒毒药品,其实这种戒毒药品一半成分是吗啡。

(2) 疯狂掠夺

在沦陷区,日寇肆无忌惮地掠夺各种物资,同时也对国统区和抗日根据地进行套购物资。每当收获季节,日寇就以高价来收购国统区的粮食,一些奸商贪图暴利,把大量的粮食卖给日寇,甚至引起某些国统区闹饥荒。除了粮食,日寇还高价收购油、牲畜、木材、炭、茶叶、药材、樟脑、猪鬃、金属等。

抢劫的日寇

(3)经济封锁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寇对国统区和抗日根据地进行了严苛的封锁,力图虚弱我抗日力量。日寇和伪政府明文规定严格禁止各种矿产、金属、机械,以及粮食、棉麻、煤炭、桐油等进入根据地。

汪伪政府规定,给敌方提供米粮者,判处死刑或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4)发行公债

除了日本国内,日本还在中国占领区发行国债筹措战争经费。比如日本在台湾发行国债,截止到抗战结束,台湾各个银行持有的日本国债高达8.8亿元,再加上个人或公司持有,总计30亿。同样,日本也在大陆地区的伪满、汪伪、蒙疆伪政权大量发行国债。据不完全统计,日本在沦陷区发行了34亿元的国债。日寇甚至强迫沦陷区人民把钱存入伪银行,准入购买日伪国债。

这些国债都是长期债劵,抗战结束后绝大部分都没有兑付。

日军

新四军对日寇的经济战

1941年,华中局根据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关于“要有计划地与敌人发行的伪币与破坏本币政策作斗争,允许被割断区建立地方银行,发行纸币”的精神,积极进行根据地经济建设,与日寇的封锁政策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此前日寇大肆掠夺高价收购根据地的粮食、棉麻、牲畜等,导致根据地生产下降、物价飞涨,严重影响了根据地的经济。

新四军针对这种情况,成了边区贸易统制总局(又称物资统制局、贸易管理局)或公营公司,对根据地内的物资进行严格管理,尤其是粮食、耕牛、棉麻等进行严格管制,统购统销,同时积极动员群众发展手工生产,多使用土货,减少对敌占区商品的依赖。

新四军战士

公营公司每年出口大量的土特产,换回了根据地军民需要的食盐、电讯器材、纸张文具、五金百货、药品和医疗器械等。因为公营公司进行大宗交易,降低了敌占区的物资价格。比如苏北盐阜地区的食盐运到皖江地区,价格由原来3斤大米换1斤盐,变成2斤大米换1斤盐。

为了防止敌人走私货物扰乱根据地经济,各根据地都在与敌占区相通的水路交通要道设立检查站,对进出货物进行严格检查。

对于那些根据地内不能生产的货物如西药、机械等一律不禁止,对于肥皂、牙膏、毛巾等日用品则少征税,而对于首饰、化妆品、祭品等奢侈品、迷信用品则征收高额关税。

日军

新四军的出口政策是严格限制粮食、军用物资原材料等出口,以防资敌。这些政策对杜绝走私、稳定市场、提高根据地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比如1941年,天长、高邮根据地的大米、小麦只需要三四十元一石,而南京的大米则要伪币160元。对于那些走私商人,新四军则坚决打击。对于检举走私者,一经查出,发放奖金。

除了物资之外,新四军还与日伪进行“货币战争”。

日伪在沦陷区没收法币发行伪币,却把没收的伪币到根据地大肆掠夺物资,严重冲击了根据地的经济。为了维护根据地的金融安全,各根据地纷纷成立银行发行,发行自己的货币。

大江币

1941年后,新四军在各个根据地成立了江淮、盐阜、淮海、淮北、淮南、大江、江南、浙东、建设和华中十大银行,共发行了242种纸币,将金融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敌占区商人进入根据地,必须将伪币兑换成根据地货币,并且以易货贸易为主,根据地内严禁伪币流通。

富得流油的新四军第七师

提起八路军新四军,在我们的印象里他们都是在农村建立根据地,条件较差,生活比较艰苦。但有一支新四军部队却富得流油,它就是新四军第七师,被誉为“富七师,甲全军”。

抗战时期第七师是八路军、新四军中军费最充足、伙食费标准最高、武器最先进(全服日式装备)、财政最充足的部队,部队从不到2000人发展到3万多人。连第七师的军服用的都是进口龙头细布,这在全军是独一份。

影视剧中的新四军

在抗战时期,新四军第七师创建的皖中抗日根据地(1945年3月后改称“皖江抗日根据地”) 。新四军七师一方面打击日伪,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生产,改善民生,积极开展对日伪进行经济战。

新四军第七师活动区域为皖江地区,是富庶的鱼米之乡,还与芜湖、南京等大城市相邻,是商贾必经之地。利用这个有利条件,第七师积极展开经济活动。

第七师调集重兵,封锁根据地与沦陷区的通道,掐断日伪的粮食供给,令日伪地区粮价高涨,迫使日伪花费更多的金钱来购买或者用根据地缺乏的物资来交换;控制盐业,由贸易总局统一供销;保障进入根据地商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实行一站过境税制等等。

为了获取根据地紧缺物资,第七师在汤家沟建立贸易区,以我为主,与敌伪顽进行特种贸易,满足根据地军民的生活需要。短短两三个月内,大批商贾云集汤家沟,运来大批货物交换根据地的粮食。汤家沟很快建立了两三百家商铺,常驻人员高达三千人,白天人头攒动,夜晚灯火辉煌,一片繁荣景象,被誉为“小上海”。

第七师还联络在上海的爱国商人,通过他们在上海秘密购买电台、西药、医疗器材、油墨、炸药等特种军需品,运到根据地支持抗战。一些伪军见钱眼开,竟然也私下与新四军进行武器交易,比如许多日本造机枪、弹药、掷弹筒、马刀等,都卖给新四军。

在抗战时期,第七师在与敌伪顽的贸易中获取了巨额利润,极大地改善了根据地军民的生活,购买了大量的军需品,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在抗战期间,第七师一共歼灭了3万日伪军。

新四军第七师政委谭希林

同时,1942年至1945年间,第七师还向新四军军部上缴了5300万法币(折合黄金26万两)。抗战胜利后,第七师北上,向当地政府转交的资产达50万两黄金。新四军对日寇的经济封锁进行了长期的艰苦斗争,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

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日军难以获得根据地的粮食以及其他军用物资原料,使其“以战养战”的政策大打折扣,而新四军则打破了日寇的封锁和经济掠夺,将根据地内的物资出口到敌占区,获得了根据地内无法生产的武器、机械、药品、日用品等。

新四军在极端艰苦的战争环境下,利用市场规律金融手段,掌握主动自力更生,打破了敌人的封锁,不断发展壮大,在抗日战场经济战中起到了重大作用,加速了日寇“以战养战”侵华政策的失败。

(本文仅代表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上一篇:耳鸣不治疗恐增患焦虑、抑郁的风险!成因为何?如何改善?
下一篇:中国西南的屏障!西藏是战略要地吗?它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更多更酷的内容分享
猜你感兴趣
二战时期中日美三国士兵军费对比:一场经济学的视觉解读

二战时期中日美三国士兵军费对比:一场经济学的视觉解读

这个例子说明,二战期间,随着日本军队崛起,他们的军粮开支急剧增加,导致士兵口粮问题日益严重。而在美国和德国,虽然他们的军资相对较高,但由于军粮问题,士兵的生活条件也有很大改善。例如,美军士兵在战后可以购买到新鲜水果,甚至有士兵可以获得肉票,他们可以在部队之外自由购买食物。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古今战争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实力和经济发展。现代战争不再仅仅依赖武力,更注重科技、经济、人力等因素。因此,我们在追求强大国力的同时,也需要考虑经济发展的因素,才能在战场上取得优势。

民俗文化 09.24
证实新证据:日军侵华期间曾发动大规模经济战

证实新证据:日军侵华期间曾发动大规模经济战

6月29日,日本历史学者松野诚也与日本不二出版社举行发布会,宣布将于7月7日(编者注:“七七事变”87周年纪念日),正式出版《陆军登户研究所关系资料》一书。这一...

民俗文化 06.30
中国经济新时代: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下半场’展望

中国经济新时代: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下半场’展望

"进入'下半场'后,经济增长模式、产业结构、创新能力以及国际竞争力将进行全面转型和升级"。李光斗认为:"人口老龄化和生育率下降对财富增长策略提出了调整能力考验。"同时,他也提出:"新财富时代呼唤个人IP打造和品牌出海,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机遇。"

热点资讯 11.11
抵御日军入侵,生活虽艰难:抗战初期上海市民的生活状况及应对策略

抵御日军入侵,生活虽艰难:抗战初期上海市民的生活状况及应对策略

的44.41%,到1945年则为40.81%。这表明从1941年日本侵占上海开始,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就开始大幅度下降。 因此,上海市民的生活状况在抗战初期经历了由急剧恶化到逐渐平缓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中,上海市民的生活水平受到战时通货膨胀的影响,但也受到政府对工人生活状况的统计调查中断的影响。

民俗文化 08.08
烛影斧声:一场隐蔽而深刻的皇权变革

烛影斧声:一场隐蔽而深刻的皇权变革

《开宝九年》,祁新龙 著,东方出版社出版北宋开宝九年十月,开国皇帝赵匡胤在“烛影斧声”中离奇去世,给后世留下了一桩兄终弟及的权力交接谜案。本书围绕“烛影斧声”事...

民俗文化 11.22
中国规模庞大的末日防线——‘三线工程’的建设与启示

中国规模庞大的末日防线——‘三线工程’的建设与启示

"三线工程"指大规模的工业化迁移行动,始于1964年的北部湾事件。目的是分散东部沿海和边疆城市的工业布局,增加战略纵深,保障国家安全。三线工程涉及数百万工人,投入2052亿元完成70%的国防工业和科研机构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民俗文化 11.22
荣宝日历·小雪 | 田希丰《瑞雪双喜图》专题解析

荣宝日历·小雪 | 田希丰《瑞雪双喜图》专题解析

"瑞雪双喜图"的画作描绘了小雪之日的景象,红竹银装素裹,美丽动人。晨曦时,喜鹊的叫声预示着岁末的吉祥与安宁。

民俗文化 11.22
【创新探索】在凯恩斯和大堡礁,体验六款令人惊艳的创意芒果料理

【创新探索】在凯恩斯和大堡礁,体验六款令人惊艳的创意芒果料理

这则新闻主要讲述了澳大利亚凯恩斯和大堡礁地区的气候变化以及人们在此时享受的美食。新闻提到了当地的热带水果芒果季节来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品味。其中最受欢迎的是位于库兰达原始雨林集市的店铺——Hayabusa,提供鲜芒绵绵刨冰供人享用。此外, NuNu 餐厅的什锦水果燕麦早餐也非常受欢迎,特色是菠萝和椰奶浸泡的麦片配以香甜本地芒果、应季鲜果和烤椰子片。Ochre餐厅的夏季菜单上则提供了多种新鲜的菜品选择,包括芒果等热带水果。

民俗文化 11.22
独特称呼:为什么陕西省的杨陵和杨凌会因其地域特色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杨陵’和‘杨凌’?”

独特称呼:为什么陕西省的杨陵和杨凌会因其地域特色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杨陵’和‘杨凌’?”

刘小顺发现陕西杨陵多地名写作“杨凌”,原因是因为当地政府对上级基地的区分不够明确。20年来,“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一路砥砺前行,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

民俗文化 11.22
揭秘饭店里的醋溜西葫芦秘密:多一步骤让你吃出美味

揭秘饭店里的醋溜西葫芦秘密:多一步骤让你吃出美味

标题:探寻醋溜西葫芦的秘密:饭店做醋溜西葫芦的奥秘 描述内容:如何制作美味的醋溜西葫芦?本文介绍了一种家常的做法,将普通西葫芦改良为更加鲜美可口的菜品。 关键词:醋溜西葫芦,厨房技巧,家常菜,烹饪方法,调料,酸甜口味。

民俗文化 11.22
洪泽湖上壮志雄鹰展翅,庆祝60周年华诞!

洪泽湖上壮志雄鹰展翅,庆祝60周年华诞!

"洪泽湖上雄鹰连"举行60周年授号仪式,全连官兵重温峥嵘岁月,共享荣光时刻。老连长讲述光荣传统,鼓励新一代传承弘扬红色基因投身强军实践。近期连队涌现先进典型人物,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连队连续多年获奖,体现了他们的出色表现和优秀风貌。

民俗文化 11.22
安徽革命军事馆惊悉珍贵《革命烈士证明书》原件送还,热烈欢迎复查

安徽革命军事馆惊悉珍贵《革命烈士证明书》原件送还,热烈欢迎复查

安徽革命军事馆举办捐赠活动,收到父亲李务本烈士子女的《革命烈士证明书》原件等珍贵史料。该馆筹备办公室首次对外公布全省各地捐赠联系人与联系方式,将更好地保存和传承革命文物,宣传英雄事迹。

民俗文化 11.22
青年李鸿章:千里之外封侯,逸闻故事的背后揭示其内心世界与远大抱负

青年李鸿章:千里之外封侯,逸闻故事的背后揭示其内心世界与远大抱负

李鸿章1843年考取顺天府乡试,并写下激励人心的诗句,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决心。

民俗文化 11.22
刘志丹、高岗等人在陕北红军肃反运动后的真实境遇与被贬历程

刘志丹、高岗等人在陕北红军肃反运动后的真实境遇与被贬历程

10月1号陕北肃反拉开帷幕,一大批陕甘根据地的创建者和领导人都被抓了起来,刘志丹、高岗等人都在其中,幸亏中央红军及时赶到纠正了肃反的严重错误,他们才及时得到了解...

民俗文化 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