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通过钟山风景区的官方网站,公布抗日航空英烈名录。首批公布的1468名中国籍抗日航空英烈中,有齐邦媛著作《巨流河》中的人物张大飞。
此前3月28日,台湾知名作家、学者齐邦媛去世,享年100岁,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在齐邦媛留下的著作《巨流河》中,有一位叫张大飞的“男主人公”,是齐邦媛的初恋男友,当时担任抗日航空队长,牺牲于抗战胜利前3个月。在本次公布的抗日航空英烈名单中,张大飞位列第798位,信息显示:辽宁营口人,生卒年月日是1918.6.16-1945.5.18。
4月2日首批公布的中国籍抗日航空英烈中,张大飞位列第798位。图源:钟山风景区网站
齐邦媛历时四载,在其80岁时写作完成《巨流河》。2010年10月,齐邦媛的《巨流河》由大陆三联书店出版。齐邦媛是辽宁铁岭人,巨流河即家乡的辽河。《巨流河》从大陆巨流河写到台湾哑口海,写出了纵贯百年、横跨两岸的大时代的变迁。在《巨流河》一书中,齐邦媛叙述了和张大飞相识相恋的过程,我们也能借此详细了解到张大飞烈士短暂而光辉的一生。
齐邦媛和张大飞年轻时的照片
齐邦媛跟随父亲从东北流亡到关内,在家庭聚会上,认识了哥哥带回的同学张大飞。值得一提的是,张大飞的父亲张凤岐也是抗日烈士。张凤岐曾担任沈阳县警察局局长,因为抗日,被日军逮捕,在经受种种酷刑后,被焚烧至死。张大飞身负国恨家仇,于1938年考入杭州笕桥航校12期,并被选为第一批赴美受训的中国空军飞行员,开始了他搏击长空的豪迈人生。1942年夏天,张大飞回国加入陈纳德将军的“飞虎队”,屡立战功。1943年,时隔5年后,张大飞与齐邦媛在重庆重逢。但身为军人,张大飞必须一次又一次地投入到战斗中。1943年年底,日军飞机的主力转移袭击滇缅公路,飞虎队的伤亡人数剧增,张大飞也受了轻伤。1945年,抗日战争进入尾声,日军的反扑更为疯狂。5月18日,张大飞所在的第二十八中队在河南信阳上空和日军狭路相逢,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交战。战斗中,为了掩护友机,张大飞的战机不幸被击中,壮烈殉国。张大飞牺牲后,他提前写好的遗书也被寄到了齐邦媛的哥哥齐振一手中。
齐邦媛和张大飞在长期的相处中早已情愫互生,并保持着长期通信。张大飞殉职的消息传到了齐邦媛这里,她悲痛万分。52年后,75岁的齐邦媛飞到北京,参加了武汉大学四三班的同学聚会,然后前往南京,在编号为M的黑色大理石碑前,找到了那个让她挂牵了几十年的名字:张大飞。
南京抗日航空烈士公墓石碑上张大飞的名字
那一刻,她老泪纵横,大理石石碑静默无声地听着她在墓前哀哭。后来,她在书中回忆道:“我坐在碑前小小的石座上许久,直到友人带我下山。”
齐邦媛和张大飞夭折的相恋让人唏嘘,但他们的故事不是孤例。1938年武汉“4·29空战”中,飞行员陈怀民在击落一架敌机后受到5架敌机围攻,飞机油箱着火,本可跳伞求生的陈怀民毅然驾机撞向敌机,与敌同归于尽,年仅22岁。陈怀民牺牲后,出身银行家之女的王璐璐穿着陈怀民送她的旗袍,跳江殉情。
张大飞在黎明前的黑暗壮烈牺牲,是中国第一代飞行员命运的缩影。据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公布的数字,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空军有6164名飞行员和地勤人员阵亡或殉职,7897名空军官兵负伤或致残,损失飞机2468架。但中国第一代飞行员也建立了彪炳史册的战绩: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空军共出动飞机21597架次,击落敌机599架,击伤敌机110架,炸毁敌机627架,炸伤敌机120架,击沉击伤敌舰船8013艘,炸毁炸伤敌坦克和军车8456辆,另有高炮部队击落敌机171架。
一寸天空一寸血,恨只恨,太年轻。在紫金山北麓的南京抗日航空烈士公墓里,长眠着二战期间抗击侵华日军、捍卫中国领空的诸多烈士,到抗战结束时,共有1700人冲上天空,慷慨赴国难!他们以身殉国时的平均年龄只有23岁。
2023年8月《学习时报》文章显示, 1937年8月17日,轰炸机飞行员闫海文跳伞落地后被围,他用手枪击毙数名日军后自杀殉国,年仅21岁;8月19日,轰炸机飞行员沈崇诲、陈锡纯放弃生还机会,驾机撞向日军,牺牲时沈崇诲26岁,陈锡纯22岁;10月26日,王牌飞行员刘粹刚,支援忻口战役时飞机失事殉职,年仅24岁;12月3日,王牌飞行员乐以琴,在保卫南京时牺牲,年仅23岁;11月21日,高志航奉命经河南周家口机场接收苏联援华战机时,遇日军轰炸牺牲,时年30岁……
一部《巨流河》写的不是儿女情,而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家国史。一个民族不能忘记曾经遭受的苦难,尤其不能忘记一个个青年才俊曾经接连倒在敌人炮火当中的悲惨情形,那是一个民族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抗争史和奋斗史。
今天的中国,正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任人欺凌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一个有希望的民族,总是把英雄铭记在心中。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这次公布抗日航空英烈名录,就是让人们记住曾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们,他们的英雄事迹和精神永远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周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