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深恐诸葛亮篡位,临终留下君可自取之言:真正的真相如何?

2024-04-04 民俗文化 关注公众号
刘备托孤之时向诸葛亮提出疑虑,担心诸葛亮野心勃勃,假借朝廷权威行篡夺之事。

公元223年,一代枭雄刘备去世。他去世的时候,长子刘禅才只有17岁,还是个未成年人。一个未成年人治理一个国家,确实让人不放心。为了帮助刘禅,刘备决定选择一个能臣来辅助刘禅,这个人就是诸葛亮。

刘备托孤的时候,对诸葛亮说了一番话:“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自古以来,很多人都说这是君臣之间关系的典范,皇帝足够信任大臣,大臣也尽心竭力扶保幼主。但也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刘备不信任诸葛亮,怕他日后篡位,所以试探诸葛亮。一旦诸葛亮表现出一点点野心,埋伏在后面的刀斧手就会一拥而上,把诸葛亮砍成肉泥。

持这两种观点的人,自古以来都无法完全说服对方,刘备说这番话的真实意图,也一直是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那么,刘备到底是不是真心让诸葛亮“自取”呢?他究竟有没有埋伏刀斧手呢?

人们之所以说刘备不信任诸葛亮,是因为他从来不带诸葛亮出征。入蜀的时候,他带的是庞统;攻打汉中的时候,他带的是法正;后来征吴,他带的是马良。因此很多人认为,刘备都不愿意带诸葛亮一起,可见两个人之间有嫌隙。

实际上,关于刘备不信任诸葛亮的说法不仅史书上没什么证据,而且上面的理由也逻辑不通。信任与否和有没有带去征战是两码事,刘备入蜀的时候一开始连张飞都没带,到最后关羽也一直在荆州,难道说明刘备也不信任他俩?

我们仔细想一想,不带诸葛亮,反而证明刘备信任诸葛亮,否则他怎么可能把大本营交给诸葛亮呢?哪有人会把自己最重要的资本给一个不信任的人呢?

刘备之所以不带诸葛亮,是有原因的。毕竟三国之前的乱世,可借鉴的大概只有汉初刘邦建国。当初刘邦四处征战的时候,他最信任的萧何也从来不上前线,而是留在后方为刘邦征兵和筹措粮草。不论是曹操还是刘备,都借鉴了刘邦的创业模式,曹操出征时都会把荀彧留在后方镇守,刘备选择的是诸葛亮。

尤其是后来征吴的时候,关张都死了,刘备还是敢把诸葛亮留在后方,可见信任程度非常深。即便在这个时候,诸葛亮都没有反叛,刘备有什么必要担心自己死后诸葛亮会谋反呢?

既然如此,刘备为什么还要说那一句话呢?

还有人认为,刘备是从大局着想,觉得刘禅确实不是孙权和曹丕的对手。与其让蜀汉亡在儿子的手里,不如让贤,叫诸葛亮带着这个国家富强起来。

这也是不太可能的,毕竟自从几千年前的尧舜禹之后,古代中国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主动把君王的地位让给贤人的案例了,家天下的概念已经根植于人心之中了。刘备不是穿越者,他可没有那么先进的思想。

但有一种思想,还是非常有可能存在于刘备的脑海之中的,那就是废立。

刘禅确实未必能够带领蜀汉一直富强下去,或许另寻一位明主可以改变这个国家的命运。但候选人并不是外人,而是刘备的其他儿子。

在去世的时候,刘备有三个儿子,除了刘禅之外,还有刘理和刘永。如果刘禅不合适的话,或许刘理或刘永能够成为一代明君,在艰难的世道下延续蜀汉的命运。当然,刘禅是不会主动退位的,这就需要有一个人监督,那就是诸葛亮。换句话说,刘备赋予诸葛亮的,是废立大权。

废立之事,在以往也不是没有过。远了不说,就在汉朝的时候,名臣霍光就曾经废掉了荒淫的海昏侯,然后扶立刘询为皇帝,这就是著名的汉宣帝。汉朝经过汉武帝穷兵黩武已经风雨飘摇,但是在汉宣帝时期,“昭宣中兴”达到了顶峰,汉朝再一次强大起来。

可以说,一个名臣在废立之事上的一次明智之举,确实有可能挽救一个王朝。如果诸葛亮刘永或者刘理真的能取代刘禅成为皇帝,并且励精图治,蜀汉还是有希望更加强大一点的。

也就是说,刘备所说的“君可自取”中的“取”,并不是“取而代之”的意思,而是“选取”的意思。三个儿子里面,诸葛亮可以随便选。

而且要注意,刘备的前半句话也值得推敲:“若嗣子可辅”。他在这里完全可以说“吾子”或者“刘禅”之类的指代方式,为何一定要用“嗣”这个字呢?

“嗣”,指的就是继承的意思。刘备强调这个字,可能就是相对于其他几个儿子来说的。因为在三个儿子中,只有一个嗣子,至于究竟谁来“嗣”,那就是诸葛亮可以决定的了。

我们都知道,刘备临终前让刘禅对诸葛亮“事之如父”,称其为“相父”。实际上,当时鲁王刘永也在场,受到了同样的约束,可见也被刘备寄予厚望。后来,刘禅宠信奸佞宦官黄皓,刘永则非常厌恶这个权奸,以至于水火不相容。或许如果刘永能够上位的话,就不容易宠信奸臣吧。

难道刘备一点也不担心诸葛亮篡位吗?

说实话,这确实是个谜。从后来诸葛亮的表现来看,确实没什么可担心的,他绝对是忠臣和能臣的典范。但咱们不懂帝王心思,毕竟皇位的诱惑太大了,帝王是容不得一点点潜在威胁的。

刘备最先说的那句“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听起来确实有点话外音的意思,要不然“大事”指的又会是什么呢?

不过,话外音未必非得要试探,也可以只是点到为止。

你想想,能成为托孤之臣的,没有一个是傻子。就算真的想篡位,又怎么可能当着老皇帝的面说呢?后来那些篡位的人,就算是老皇帝死了,还要表面上假装自己根本不想当皇帝,然后“被迫”登基。如今老皇帝还在弥留之际,怎么可能露出任何马脚呢?

同样的,刘备也不是傻子,难道他会指望凭着一句话,就诱骗诸葛亮承认有篡位之心?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他根本没指望听到诸葛亮真的说愿意废掉刘禅,也完全没有必要埋伏刀斧手。

最有可能的情况,是刘备觉得诸葛亮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会废掉刘禅。这种情况下绝对不能因为猜疑激怒诸葛亮,也不能一个字不提。所以他很可能故意把托孤之词说得非常含糊,模棱两可,让忠臣听到后感激涕零,让奸臣听到话外音而被敲响警钟。不得不说,刘备临终之前,完美地展现了一次语言的艺术。

也正是这种有意为之的含糊之词,意外地成了后人茶余饭后争论的焦点,这估计是刘备也没有想到的吧。


上一篇:质子治疗,安徽肿瘤治疗迎来一场革命
下一篇:母亲将三岁小儿扔下高楼,目击者:对孩子动手前,她最先拖的是婆婆
更多更酷的内容分享
猜你感兴趣
史上最真的三国人物争议:若刘备统一天下,他是否会杀关羽张飞诸葛亮呢?真相如何?

史上最真的三国人物争议:若刘备统一天下,他是否会杀关羽张飞诸葛亮呢?真相如何?

以刘备为例,他不是杀死所有功臣,而是为了政权稳定和下一代接班准备。而另外两位历史人物秦始皇、刘邦和朱元璋在统一全国之后并没有杀死所有功臣,而是根据个人能力进行了处理或收回了权力。朱元璋是因为选定接班人太子被杀,但他的儿子朱允炆表现出了足够的能力稳定政权。因此,综上所述,朱元璋之所以杀死功臣,主要是出于维护政权稳定的考虑,而不是出于个人复仇或其他动机。

民俗文化 10.10
诸葛亮赞誉刘备精甲万人:这背后有何深意?

诸葛亮赞誉刘备精甲万人:这背后有何深意?

诸葛亮来到东吴的目的就是为了劝说孙权和刘备联合起来对抗曹操,然而在这个过程中诸葛亮提出了一种可能的原因——刘备手中拥有充足的兵力,包括一万人的水军和大约四十万的陆军。他认为刘备手下的这一万人应该来源于荆州或者是北方的水军,因为关羽曾经领导过一支强大的水军,但他的这一万人并不一定全部都是水军。同时,他也提到了曹操南下攻打荆州期间的情况,刘备与关羽的兵马分别率领两路在江陵会合的可能性。

民俗文化 04.12
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究竟如何?真的那么传奇吗?

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究竟如何?真的那么传奇吗?

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著名的军事家。他以显著的军事才能和英俊的外貌被世人赞誉。他的战略眼光独到,能根据时势和地理制定战术,并因时制宜调整战法。他善于识人用人,任用贤能并发挥其特长。他还创制了变化无穷的八阵图,重视粮草供应和军工研发,改良连弩增强军队远程攻击能力。尽管未能一统天下,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仍备受认可。

民俗文化 02.17
魏延之死:真的是千古奇冤吗?他真的被诸葛亮逼反了吗?
魏延之死谜团:诸葛亮真的逼反了他吗?

魏延之死:真的是千古奇冤吗?他真的被诸葛亮逼反了吗? 魏延之死谜团:诸葛亮真的逼反了他吗?

魏延被杨仪杀害后,魏延和其三个儿子被迫逃往汉中,然而他们的目标却是进攻魏国而非故土。据调查,诸葛亮之所以没有命令魏延继续追击,而是将其边缘化,是因为他认为魏延难以得到信任。同时,杨仪的存在也是一个关键因素,他是诸葛亮用来控制魏延的一个棋子。当魏延想要夺权时,却被杨仪打败,最后自杀身亡。而这一切的真相,只可能在诸葛亮的北伐过程中才能揭开。

民俗文化 08.09
网上的美食秘籍:如何烹饪出美味的花菜?让你在家中轻松做出美味佳肴!

网上的美食秘籍:如何烹饪出美味的花菜?让你在家中轻松做出美味佳肴!

厨师教你如何烹饪出美味的香辣花菜!新鲜的花菜配上特制的调料,不仅口感鲜美,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只需简单的步骤,就能做出美味的香辣花菜。赶快动手试试吧!

民俗文化 11.23
广西第二大城市为何臭名昭著?揭开真相

广西第二大城市为何臭名昭著?揭开真相

广西柳州市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优越的地理位置、繁荣的工业和强大的创新能力,成为了广西炙手可热的“网红”旅游胜地。柳州被誉为“鱼米之乡”,且拥有众多世界文化遗产。柳州也是交通要冲,连接了西南与中南、华东、华南地区,并与东盟双向往来产品加工贸易和物流中转有着重要作用。此外,螺蛳粉以其独特风味广受欢迎,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一道风景线。柳州市虽以“臭”而闻名,但在许多人心中,它却是广西的骄傲。你觉得这里怎么样呢?

民俗文化 11.23
微习惯的力量:实现个人成长和进步的策略与技巧

微习惯的力量:实现个人成长和进步的策略与技巧

微习惯在斯蒂芬·盖斯的健身路上发挥了关键作用,使他摆脱了之前的体重问题,进而发展了他的写作技能。富兰克林则通过自我反省和行为改善,逐步摒弃了自己的不良习惯,实现了人生的逆袭。这三个例子充分展示了微习惯的强大力量和潜在价值。

民俗文化 11.23
居家版大厨:只需泡打粉,轻松做出健康豆奶小油条

居家版大厨:只需泡打粉,轻松做出健康豆奶小油条

"豆奶小油条 - 利用家里黄豆,纯牛奶,白糖和面粉做出无泡打粉空心油条"

民俗文化 11.23
旧貌换新颜:她如何通过简单改变服装风格保持年轻状态?

旧貌换新颜:她如何通过简单改变服装风格保持年轻状态?

关键词:女子、健身、健身生活、秘密秘诀、十年互联网。句概述:女子长期保持年轻态,擅长健身生活,并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秘诀——在不影响日常生活的情况下,坚持步行和保持轻量级运动。

民俗文化 11.23
【在人际关系中,经常重复做一件事的人可能暗示着他/她缺乏深沉的爱。

【在人际关系中,经常重复做一件事的人可能暗示着他/她缺乏深沉的爱。

太完美了这个人的行为模式,使得他们无法真正地理解和接纳伴侣。这种完美无瑕的人,往往对外界的变化反应激烈,放大了自身的缺陷和不足,从而产生强烈的安全感缺失。 -03为什么有些人会将对方视为“寄托”? 他们的行为模式使他们在面对亲密关系时感到恐惧,他们害怕失去对方,害怕犯错,害怕失败,于是把对方当作他们的精神寄托和生命寄托。这不仅影响他们的情感,也会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

民俗文化 11.23
互联网信息丰富的你是否仅依赖于生理性的喜好?

互联网信息丰富的你是否仅依赖于生理性的喜好?

生理性喜欢是指人对特定对象(如外貌、亲近感等)的本能偏爱。这种吸引力来源于人的大脑中的某些区域,即额叶皮层,促使人们追求与之产生互动的感觉。在相遇时,生理性喜欢者会瞬间靠近对方,试图触摸、拥抱对方以获得情感和身体上的愉悦。因此,虽然恋爱中的矛盾可能会导致双方疏离,但在对具体的人而言,生理吸引力仍然是引发好感的主要原因。 这种生理吸引力表现为无法控制的渴望和情绪波动。比如当两人相爱时,会对对方产生强烈的激情、依恋、紧张甚至是疼痛感。虽然他们可能难以理解和接受对方的缺点,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其产生深深的吸引力。这是因为生理性喜欢者通常能够容忍伴侣身上的一两个不完美之处,并将其视为对方的一部分,从而带来强烈的情感满足感。

民俗文化 11.23
法国历史上,铁面人的真正身份:挑战权威的网络资料库为您揭示

法国历史上,铁面人的真正身份:挑战权威的网络资料库为您揭示

铁面人,1789年7月14日在巴黎自由女神像前被执行绞刑,并成为法国历史上最神秘的人物之一。他在巴士底狱度过了漫长的监狱生涯,被锁在六千四百三十八九号牢房。然而铁面人在狱中留下了著名的文字:“铁面人”并用刀刻在餐盘背后,表明他的身份非常重要。据记录显示,铁面人刚到岛上的时候,狱长为他做了饭菜并送到了牢房。但铁面人用刀在餐盘背后刻下了几个字后将餐盘丢下。铁面人的身份信息极为敏感,他曾是军事官员的座驾。他曾在狱中配备图书、书籍、文具等设施,并可以随意穿着囚服,可以接受王室贵族的重要人物的探访。然而铁面人去世很突然,并且没有任何预兆。当时教廷规定人死后要涂抹圣油,而路易十四也禁止了这一行为。铁面人在监狱最后一个月去世。

民俗文化 11.22
辽阔北国,盛唐繁华——来自塞北的传奇之旅

辽阔北国,盛唐繁华——来自塞北的传奇之旅

辽王朝崛起,曾与北宋并立百年。在北宋余晖下,耶律阿保机建立联盟,锐意进取,成为契丹族统治者的明君。但在五代十国时期,北方草原上的雄鹰啼声嘹亮,耶律阿保机面临抉择,能否实现宏图霸业,令人瞩目。

民俗文化 11.22
全方位解析:为何我们会经常生气?如何应对和解决生气情绪?

全方位解析:为何我们会经常生气?如何应对和解决生气情绪?

生气。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很容易将别人的行动误解为对我们行为的羞辱或冒犯,从而导致愤怒。然而,我们应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理解他人可能面临的困难和考虑,而不是只关注我们自身的感受和利益。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宽容和理解他人,以便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民俗文化 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