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6月25日下午,毛泽东回到故乡韶山,抚今追昔,诗兴满怀,夜不能寐,写下一首名篇《七律·到韶山》。
这首诗在毛主席创作的七律中知名度较高,被广大诗词爱好者所喜爱。那么,它的经典魅力在何处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下。
《七律·到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在这首七律之前有这样一段话:
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到韶山。离别这个地方已有三十二周年了。
这句话里面包含着怎样的历史呢?
毛主席是在一九二七年一月间到湖南考察农民运动时回到韶山的。
他在故乡忙了三天三晚,曾向农民群众作了讲演,几次组织作农民运动工作的同志开座谈会,听取党支部(三年前他亲手建立起来的湖南农村中第一个党支部)的汇报。
他特别指出,要建立农民革命武装,随时准备粉碎反革命破坏农民运动的阴谋。
这之后,韶山一带的农民运动便更深入发展。
三个月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事变,随后湖南反动军阀也在五月二十一日在长沙突然袭击总工会和农民协会等革命组织,逮捕屠杀革命党人,这就是血腥的“马日事变”。
这个事变,激起了广大工农群众的愤怒,各地立即组织起革命武装。
当时,韶山也成立了农民自卫军湘宁边区司令部,集中一千多人的队伍,三百多支枪,准备配合友军,夺取长沙。
由于当时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领导,这个革命计划没有成功。农民运动力量反而被反动派各个击破。
后来反动军队分三路进攻韶山,农民自卫军英勇抵抗,终因寡众悬殊,失败了。
接着,是反动派的残酷镇压。许多农民领袖都壮烈牺牲了。
这就是三十二年前的历史。
下面进入诗歌正文。
首两句“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逝川”,出自《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的意思是,把事物的迁流变化比做河水一般日夜不停地流去。后人便用“逝川”这个词儿来比喻流逝过去的岁月。
“咒”即诅咒。
回到他离别了三十二年的故乡时,往事依稀,像梦一般纷呈脑际,不由得不对过去黑暗的时代予以痛心疾首的诅咒。
这第一句带起全篇,下文波澜重叠,都由此生起。
第三、第四两句,“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概括当时农民武装斗争和反动派的残酷镇压的全部历史。
“红旗”,不止是农民武装的旗帜,而主要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旗帜。
当时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思想指导下,农民拿起了武器,干起翻天覆地的大事,所以说,“红旗卷起农奴戟”。
当时农民用的武器,主要是梭镖,像戟一类的旧式武器,虽然也有一些从地主手里夺过来的新式步枪,毕竟是少数。
“黑手”指反动势力,“高悬霸主鞭”形容对农民的残暴镇压。
第五、第六两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上句说敢于斗争,下句说敢于胜利。
就是为了革命,志士们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怕任何牺牲乃至牺牲生命,敢于向当时比自己强大多少倍的敌人作坚决斗争,就是为了他们有这样充塞天地之间的壮志,中国人民革命才终于取得了胜利。
“敢教日月换新天”,这是一个惊人的奇句。
对几千年受苦受难的农民说来,今天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创造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民自己当家做主的天下,这岂不是等于教日月换新天一般的伟大奇迹和伟大胜利吗,这一句话有两重意义:
一是敢于争取这样伟大胜利;二是果然取得了这样伟大胜利,日月果真换了新天。
最后两句,“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是写胜利后今天的景象。
“菽”是豆的总称。
一望无际的稻菽像海一般,迎风涌起千重碧浪。昔日过着牛马生活的农奴,如今个个都成了建设社会主义的英雄。
作为一个职业革命家,毛主席一家在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中牺牲了许多至亲,此时回到故乡,这首七律当是抒发了他心中的无限感慨,亦有无限自豪。
前巴基斯坦总理布托说得好:“像毛泽东这样的人物,也许1000年只能产生一位……”
黄辉映的著作说:《到韶山》“是一首容量丰富的史诗……高度的概括性和艺术的形象性真切地统一在一起”,“诗味浓郁,耐人寻思”,“确是毛泽东在夜阑人静中反复锤炼成的优秀律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