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是我们千年不变的记忆。

2024-03-25 民俗文化 关注公众号

“葑”之一字,苏州人看到总有千百联想,于外人而言又晦涩难懂。它是代表思乡的蔬菜,是巍峨高大的城门,是漂于水上的耕地,是热闹繁华的市坊。小小的“葑”字,蕴含了大大的内涵。

《东庄图册》之一 沈周 明 南京博物院藏东庄临近惠氏红豆斋

04

葑门区域:苏州大发展的中心

随着葑田的开发,以及耕作栽培技术的提高,苏州农业高度发展,甚至形成“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苏州的人口也不断增长,导致苏州城市布局的变革。苏州地势平坦,东部是由河流冲刷出来的冲积性平原,整体呈现西北高、东南低。早期城市开发时,高地可以躲避江南的潮湿,有利于人的生存。因而苏州的西北部被优先开发,聚集了众多的人口产业。

到了宋代,苏州人口膨胀,西北部无法容纳大量人口,政府就大力开发以葑门为中心的东南部区域。白纸之上好作画,葑门地带在宋代之后,成为苏州的中心,聚集了大批工商业。比如,江、海、湖、河各类鲜货纷纷涌入葑门周围,形成一个特大的农贸市场。苏州人吴宽用“累累满筐盛,上带葑门土”一句,展现出葑门农贸市场的繁荣,也表明交易太过频繁,商贩都没时间洗去货物上的“葑门土”。

伴随着葑门区域的开发,众多富商大户群居于此,附带引来各路名医,为城中百姓保驾护航。明代大臣刘汝器在苏州任职时曾经身患疾病,请名医顾良贵上门诊治,病愈后将配饰虎头赠给对方,其友人程敏政作《虎头记》:

豸角昔为吴郡守,虎头长赠长康孙。

居人一日知名字,请药纷纷出葑门。

“豸”是指神兽獬豸,能明辨善恶是非,此处代指专门弹劾官员,纠察风纪的御史。“居人一日知名字”表明顾良贵医术高超,声名显赫,高官一有病就马上找他。“请药纷纷出葑门”中的“纷纷”,表明葑门附近医生众多,也能看出葑门区域在苏州的独特地位。

周边地区的发展,也反馈到葑门本身。此时的葑门不再是一座光秃秃的水闸,它水陆俱全,成为苏州的交通要道。葑门外有四个土墩,宋人曹傃出资修缮,在上面建立亭台。王鏊在《姑苏志》中记载:

熙宁间,曹傃履中所葺。在葑门里,有土阜对峙水中,虽巨浸弗没,号曰浮墩,后避讳改名浮丘。相传此地昔有双松,竦然参天,建炎之难有溃兵欲伐之,陨石如雨乃止。今放生池即其地也。

葑门和两边的亭台大致处在一条线上,远远望去,它们被河水环绕,构成一个“心”字,好事者将其与佛家的“过去心、现在心和未来心”对应,增添一份韵味。

葑门外的流水与吴淞江相连,因而葑门口也是分别之地。南来北往的士子行人,在此告别,为葑门增加文化底蕴的同时,又添了一抹悲伤的意味。元人成廷圭在《夜泊陈店舟中写怀兼柬云林高士时张孟肤同舟》中,充分展现了送别的悲伤:

葑门晓发吴淞船,手把传符津吏前。

五年别家走未已,素发萧萧垂两肩。

小龙江头旧游处,东家西家争招延。

匆匆会散等过鸟,风吹湖水春无边。

从葑门出发,直接踏上驶往吴淞江的船只,亲手将通行证交到码头管理员的手中。自此别家远去,只剩白发垂在肩膀两边。成廷圭用最直白的语言,展现出一个常年漂泊在外的游子,思乡之情呼之欲出。

沐浴在文化气息中的葑门,自然也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的目光。苏州四大才子之一的祝允明,曾在饱览葑门景色后,作《题葑门外马生东溪》:

吴城三面水为州,郡郭东南一派流。

羡尔高居占清胜,更东东去是瀛洲。

“郡郭东南一派流”展现出苏州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形地势。用“高居占清胜”与“东去是瀛洲”对比,表明城东南繁华更胜城西北,颇有豪迈之气。

吴派汉学代表东吴惠氏祖孙三代生活在葑门附近的“红豆书庄”。江藩在《国朝汉学师承记》记载:

四方名士,过吴门者,必停舟访焉……至本朝,三惠之学,盛于吴中;江永、戴震诸君,继起于歙。从此汉学昌明,千载沉霾,一朝复旦。

“过吴门者,必停舟访焉”一句,可见惠氏三代人在清代文化圈中的地位。江藩还用“江永、戴震诸君,继起于歙”,将皖派汉学的代表人物,摆在三惠之后,无限拔高他们的地位。葑门也因此增色不少,添加许多文化底蕴。

《舟泊吴门图》张宏 明 上海博物馆藏

05

葑:从地名影响到人名

随着“葑”在苏州的传播,以“葑”为名为号的名人也不断涌现。比如,清代文人王友亮,虽出生于安徽,却用“葑亭”为号,致敬葑门前的醒心亭。他一生兢兢业业,秉公而行,在刑部任职时,平反冤狱,为人间留一份正气。他的诗风追随袁枚,究竟性灵,主张个性,比如《严先生钓台》:

不饵帝王钩,东归狎水鸥。

早知渠物色,一并脱羊裘。

用最简洁的文字,彰显严光人格独立,拒绝光武帝刘秀的诱惑,坚辞高官厚禄。“一并脱羊裘”一句,更隐含着“赤条条来,赤条条走”的深意,表明帝王与隐士之间的平等关系。

以葑字入名号的还有庐江人陈大化,以葑池为号,似乎在致敬葑门前的放生池。他是乾隆十三年(1748年)进士,曾在苏州任职。浙江海宁人查奕庆,字葑湖,其表字应该源于葑门前的湖泊。

苏州本地人韩崶更是别样风采。韩家居住在葑门附近,可惜到韩崶时,家族以山排行,子弟名称都冠以“山”,比如韩崶、韩嵩。“崶”与“葑”音韵相同,韩崶每次想到自己的名时,估计都在遥想家乡的葑门。韩家是苏州名门,韩崶更是其中佼佼者。他最光辉的事迹,当属于嘉庆十四年(1809年),击退英国人对澳门的试探,守护广东海域。不管是“葑”还是“崶”,都有守土封疆的含义,韩崶无愧于父母的期望,护卫中国领土。另外有则趣事,吴文化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朱碧山银槎杯”,就是在韩崶墓中出土。

韩崶像 图源网络

此处有一个颇为有趣的现象,在别号、字号中加以葑字的,似乎总是苏州以外的人员。究其原因,葑门在苏州风俗里读作富门,富贵固然乃文人雅士之所爱,但直白放于字号中间,总与古人含蓄悠远之文化习惯相冲突,故苏州本地人多不取之。至于偶然游宦吴中的文人,既爱慕葑门区域的繁华、诗经以来之古字,又无本地读音之顾忌,葑字入名号也就很自然了。

“葑”之一字凝聚着苏州的历史与文化,是社会学中常称的地方性知识,渗透在苏州城的方方面面。它从亲民的美食,到亘古伫立的城门,一直到人的名字,深深与苏州相结合,贯穿过去和现在。未来随着葑门地区的繁荣,还会创造新的传奇。如果将来策划一个以“葑”为主题的特展,不知苏州城内的百姓是否会争相前来观看?范健泉

本文原发吴文化博物馆,经授权转载

陶善工


结论:经过长期的变迁和发展,苏州的葑门区域已经成为苏州市的核心地带,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也在人们的心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同时,这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城市布局的多样性,反映了苏州人民的集体记忆。
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对苏州市民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市民了解吴文化,并且了解中国古代的城市布局方式和思想。
2. 在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留和尊重苏州传统格局,保护重要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
3. 引导并鼓励市民参与各种社区活动,促进文化交流和互动,增强人们对地方文化的认同感。
4. 鼓励和支持当地作家和艺术家创作以吴苏州文化为主题的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个城市的独特之处。
最后,我们需要认识到,尽管苏州市民已经深刻理解苏州市府对祖先和传统文化的尊重,但在全球化和现代城市规划的影响下,古老的苏州仍然需要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发展和创新。

上一篇:【人物篇】山本五十六17:瓜岛战役的收官战赢家居然是日本人
下一篇:纪念超现实主义百年 战火中的狂想者 | 新刊
更多更酷的内容分享
猜你感兴趣
千年古城中的红色记忆:江西宁州的红军第一面军旗诞生地

千年古城中的红色记忆:江西宁州的红军第一面军旗诞生地

领导下的军队,同时又要符合当时的环境和军事要求;其次要考虑军旗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细节,使其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最后,还需要考虑如何选择适合的材料和工艺来制作军旗。经过一系列工作,何长工、陈树华和杨立三最终完成了军旗的设计和制作,并交给了毛泽东。这份军旗不仅标志着我党我军新时期的开始,也为中国的革命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民俗文化 05.12
江西永州:红军第一面军旗的诞生地,千年古城中的红色记忆

江西永州:红军第一面军旗的诞生地,千年古城中的红色记忆

领导下的军队,同时又要符合当时的环境和军事要求;其次要考虑军旗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细节,使其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最后,还需要考虑如何选择适合的材料和工艺来制作军旗。经过一系列工作,何长工、陈树华和杨立三最终完成了军旗的设计和制作,并交给了毛泽东。这份军旗不仅标志着我党我军新时期的开始,也为中国的革命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民俗文化 05.09
山河永恒,我们的记忆永存

山河永恒,我们的记忆永存

陆军第71集团军某旅开展缅怀先烈活动;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场站开展主题祭扫活动;火箭军某部赴江陵革命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

民俗文化 04.06
记忆衰退就是老年痴呆吗?

记忆衰退就是老年痴呆吗?

文本概述:随着年龄增长,人们的记忆力会逐渐增强并在30岁达到顶峰,然后开始下降。约2/3的中老年人会有记忆力减退的问题,但发展成痴呆症的只有4%左右。老年人的记忆力衰退与大脑组织衰老和血管硬化有关。

中老年养生 03.03
一网览尽百年沧桑:回顾泰斗云集,聚焦大师们的大作

一网览尽百年沧桑:回顾泰斗云集,聚焦大师们的大作

鲁迅教授中文及历史课程,倡导读书不忘革命,矢志传播中国文化的精髓,其革命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品格深受后人敬仰。

民俗文化 11.10
唐代名士孟浩然:朋友圈的丰富与魅力

唐代名士孟浩然:朋友圈的丰富与魅力

孟浩然以诗点缀人生,是唐代的诗人之一。他出生于书香之家,自幼随父隐居涧南园读书习剑,后来漫游吴越。他的诗词充满意境,显示了清雅高洁、正气凛然的气质。在唐代,百姓想要当官,需要五品以上的官员来举荐,“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首诗堪称古代版“求职信”。孟浩然不愧是唐代“扫弟机”,被誉为“诗隐”。他的交友之路颇具传奇色彩,与李白、王维等人交谊深厚。

民俗文化 11.10
‘柴火钱’:汪少富家的历史与红色故事

‘柴火钱’:汪少富家的历史与红色故事

个月终于成功印制出了质量上乘的1元纸币。这张珍贵的钱币见证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历史功绩和革命精神,现已成为黄平县革命历史陈列馆的一份宝贵财富。

民俗文化 11.10
Nike 箱根駅伝 系列官方发布:经典火焰配色尽在其中!

Nike 箱根駅伝 系列官方发布:经典火焰配色尽在其中!

箱根駅伝是全日本最知名的跑步活动之一,由Nike赞助,并发布了四双名为Alphafly 3、Vaporfly 3、Zoom Fly 6和Rival Fly 4的新款跑鞋。该系列灵感来自zoom streak spectrum og 的火焰元素,展示了赛事的热情和激情。新鞋将于11月22日在日本发售,12月4日登陆全球。有哪一双是你的心头好?建议查看完整版的介绍以获取更多细节。

民俗文化 11.10
甘肃省文化旅游数字化营销座谈会在天水举行,推广互联网新思路与策略

甘肃省文化旅游数字化营销座谈会在天水举行,推广互联网新思路与策略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了一场座谈会,探讨如何利用新媒体进行数字化营销。会上,甘肃省文旅厅党组书记何效祖表示,甘肃旅游资源丰富,将成为中国旅游热门目的地。近年来,甘肃省文化旅游厅积极与各网络平台合作,举办了一系列富有创新和特色的营销活动。王立国副处长、张洪洋、张媛媛等人在会议上就数字化营销的新趋势以及与甘肃的合作展望进行了发言。

民俗文化 11.10
风物中国·黔菌:探索中国美食与微生物的奇妙交汇

风物中国·黔菌:探索中国美食与微生物的奇妙交汇

"风物中国·黔菌"图书带你走进黔菌世界,深度挖掘贵州食用菌背后的文化魅力。该书将4个独创结构化的贵州食用菌内容体系融合进内容逻辑中,包括自然禀赋、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物产产业四个方面,为你呈现贵州的独特风景。作者勉力写下一篇序言,通过独特的视角来描绘贵州美景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在交通不便的途中,品尝美食成了避雨的好方法,美食也成为了探寻贵州风景的重要线索。作者还特别提到了贵州饮食中的食用菌产业,研究地质地貌、气候条件和民族文化的影响,让你深入了解贵州的美食文化和历史变迁。此外,作者还介绍了一些通俗易懂的方法来辨别和使用食用菌,既实用又有趣。

民俗文化 11.10
探秘怡红院,刘姥姥醉后的真实形象:细节解析让人惊异

探秘怡红院,刘姥姥醉后的真实形象:细节解析让人惊异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在大观园一路游览特别重要,她的所见所想与之前贾政“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作前后呼应,以补充和印证第十七回的伏笔内容。例如她在潇湘馆满屋子的书籍上说出:“若能月下在此窗下读书,不枉虚此一生”。与贾政说“若能月下在此窗下读书,不枉虚此一生”,都是赞颂林黛玉出身书香门第的优秀,以及对贾家未来弃武从文转型的重要作用。在蘅芜苑,她一句不言全看贾母“发挥”,也对应了贾政说蘅芜苑“这处房子无味的很”。怡红院发生的事情反映了刘姥姥糟蹋怡红院干净整洁,羞辱贾宝玉心中对她那一份美好,表现了刘姥姥对女儿的痛苦和无奈。一、刘姥姥在镜子里看见了一个美人、一个老妪。实际体现了人之青春和老年,林黛玉就算再美好,也终有年老色衰的一天。这个细节呼应了二进荣国府这个主题,表明刘姥姥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也表达了她对女儿深深的爱意。

民俗文化 11.10
离休干部刘振东的千次爆轰实验背后:生死交响曲中的勇敢探索

离休干部刘振东的千次爆轰实验背后:生死交响曲中的勇敢探索

验四个分室。这次口述核史活动的主角都是参加过核地质勘查、铀矿采冶、纯化转化、同位素分离、元件制造、核电设计建造运营、后处理、高放处置、核技术应用等核工业产业链领域的工作过的离休干部,他们见证了中国核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再到强大的发展历程。此次口述核史活动是为了铭记历史,传承核工业精神,汲取奋进力量。这些离休干部为中国的核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活动将采访他们的经历和感人事迹,挖掘和整理核工业重大事件史料,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民俗文化 11.10
阎锡山的独2旅被红军消灭的神秘故事:一场生死较量背后的历史变迁

阎锡山的独2旅被红军消灭的神秘故事:一场生死较量背后的历史变迁

该段主要讲述了红军东渡黄河并最终攻克晋西有利阵地的过程。其中,第二阶段着重讲述了战胜阎锡山组织的战役攻击,以及如何通过斗智斗勇实现战略目的。最后指出,这是在陕北根据地被四面围困的背景下,红军倾全力出击进行的攻击作战,这种勇气和智慧改变了时局,也为中共赢得了重要的转折性胜利。

民俗文化 11.10
严耀中:北魏均田制与土地兼并问题深度剖析

严耀中:北魏均田制与土地兼并问题深度剖析

1. 北魏太和年间实施的均田制导致了农民的土地集中在少数贵族手中。 2. 这是因为北魏统治者为了维护本族利益而推动的,并非因为经济基础决定分配。 3. 以农耕经济为基础的社会阶层划分导致了“土地与劳动力”的分配问题。 4. 改革通过消除阶级间的不公平分配,使得社会矛盾得以缓解。 5. 可能会引发对历史解释的新角度探讨。

民俗文化 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