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17日凌晨,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中国14路大军22.5万余人对越发动反击战。彼时,越军不敢掉以轻心,集中6个步兵师、16个地方团、4个炮兵师共10计万余人,与解放军迎战。
短短28天的时间,解放军就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共歼灭敌人5.7万余人。可是,中国军队在战争初期也付出了惨重代价,2天时间就伤亡4000人,幸亏许世友将军运筹帷幄,及时做了一个非常扎实的战术调整才扭转局面。
一、解放军两天伤亡4000人
对越作战打响,解放军以东西两线作为突破口,分别从广西、云南两个方向进攻越南。其中,东线作战部队11个师以牛刀杀鸡的架势扑向越军。
越军的第一防线已经全力备战,然而,面对铺天盖地般的解放军,不到3个小时的时间,解放军就顺利的突破越军第一道防线。此时,越军高级指挥所内也十分讶异,他们没有想到中国军队进攻的速度如此之快。
于是,紧急调令各部队立即派兵支援。显然,此时的越军根本无法分清解放军的重点进攻目标到底是哪里,只能够被动的阻击解放军进攻的步伐。
事实上,越军的措手不及仅仅是一个瞬间(战场一个瞬间的失误是很可怕的事情),很快,他们就明白解放军的进攻目标是高平,于是迅速的调整状态,采取应对方案。
彼时,越军在高平部署了1个师、2个团、5个营总计1.5万余人。可以说是重兵把守。不过,对于解放军牛刀杀鸡的战略部署,自然不会轻易退缩。
令解放军没有想到的是,黎笋为了能够保住高平,不仅重兵把守,而且采取了全民皆兵的策略。一些地方民兵、公安屯一大批增援外围部队也加入进来,计划牵制我军主力部队,逐个进行击破。
2月17日,战斗第一天解放军就以猛烈密集的炮火,基本上摧毁了越军表面阵地有生力量,趁势向纵深地带推进。
越军已经开始调整战略,明白解放军的主要目的是高平。于是,趁我军通讯不佳,故意释放错误信息。
2月18日,解放军第41军121师后勤梯队趁着夜色行进至魁剥山谷之际,遭遇越军埋伏。越军从两侧进行包抄,向121师部队进行偷袭,一些越军特工趁乱进入我军行进队伍中搞破坏,导致整个作战部队瞬间乱作一团。
彼时,作为121师预备指挥部副师长李德瑞、副政委丁文奎眼看战士们已经慌乱起来,不由只能大喊:
“不要乱,赶快就地掩护!”
越军有备而来,在敌暗我明的情况下,121师后勤梯队损失惨重,先后伤亡军人、民工300余人,大部分物资丢失。
很多人不理解的是,配属给121师后勤梯队的坦克部队为什么没有及时挺进。事实上,这正是越军利用我军电子通讯不佳的缺陷,主动释放错误信号。
2月17日下午18时,东线兵团电子侦听战士破译越军电台,得知越军将于18日下午3点左右,命令越南第一军区直属852团,在高平阻击北上通农的解放军重装部队。
破获越军情报后,东线兵团指挥部下令,41军坦克团主力以及炮兵27团1营等就地设防,抓住机会向越军852团实施反击。
正是因为这一疏忽,没有核实侦察消息的准确性,导致越军突袭了北集团军,从而令121师后勤梯队造成严重伤亡。
据了解,战斗开始前两天,在50公里的战线上解放军部队损失近4000人兵力,这也是伤亡最大的两天。
二、许世友做了一个非常扎实的调整
彼时,在战斗指挥部内的许世友听到这一数字统计结果之后,不有大惊失色。许世友明白,士兵们已经很多年没有打过仗了,难免有些生疏,但是却也不至于如此。在思考了一番之后,他立即下令:
“采取小群多路,分散对抗,不要一线平推,善于与敌人游击战。”
接到命令,第41军军长张序登立即调整作战方案,计划消灭越军主力,打通通农县至河安县的道路,以此解救被围困的121师各部。
高平作战中实际困难非常大,越军主力部队十分狡猾,他们不会直接与解放军主力进行正面接触,而是采取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方式。不得不说,这是将从中国身上学到的作战方式运用到了中国解放军身上。
不过,在战术的灵活运用上,徒弟永远是打不过师傅的。中国作为战术演变的鼻祖,总是出其不意,让越军措手不及。
虽然越军善于利用熟悉的山地环境隐藏身形,采取分散的作战手法偷袭我军,但是在许世友将军的调整下,解放军决定实施“拉网式清剿行动”。
在了解到越军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之后,解放军立即对作战地形进行了了解,并且制定出了克敌制胜的各种战术。
面对依托山岳丛林作战的越军,解放军采取小群多路作战,切忌队形紧密。因为敌暗我明,一旦进入越军伏击圈,很可能会让整个部队都遭受敌人炮火,从而损失惨重。
如果采取小群多路的方式进攻,不仅让敌人的目标分散,而且还会掣肘敌人的火力袭击点。一旦越军朝着一个目标射击,那么其火力点很快就会暴露目标,从而成为解放军其他部队的攻击方向。
解放军开始以班为基本单位,在化整为零的情况下,采取两路或者以上的作战方式,从不同方向对越军实施攻击。
在灵活运用的战术下,很快部队的伤亡比例明显下降,且进攻速度也开始显著提高,歼敌数快速拉升
在经历28天的作战过程中,解放军共牺牲7000人左右,其中有4000人是在2月17日至18日最初两天的作战中牺牲的。
显而易见,许世友将军与各军指挥部在之后总结的新战术对该战役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仅减少伤亡,且迅速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
三、战后总结
3月5日,中国政府发表撤军声明,鉴于对越作战已经达到惩罚目的,解放军陆续撤军回国。
这场对越作战,以解放军胜利结束。但是在战后总结中,许世友以及各军指挥军长还是就战场上的失利问题进行了战况总结。
对于作战之初,我军伤亡惨重的原因分析,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新兵比例过大,没有充分接受训练导致。
据原云南省军区独立师二团参战老兵刘豫昆回忆:自接到参战消息以后,部队才开始进行一个月前的临战训练,之后迅速进行扩编,很多的连排干部也都任职不久,新战士多,刚补充的骨干到连队,大家相互不熟悉,在作战时,战士们几乎还都不认识自己的战友。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新兵蛋子大多是十八九岁的稚嫩脸孔,他们甚至连枪杆子都没有摸过。可以说,是真正的临阵磨枪。这无疑印证了老祖宗的那句话:想要在战场上少流血,就要在平时的训练中多流汗。
当然这只是一方面的原因,还有另外一方面的原因,也是导致我军部队伤亡过重的因素。
“全民皆兵”,众所周知,对越自卫反击战开始之后,越南几乎从老人到小孩,甚至是妇女,大多化身了特工,他们看似貌不起扬,平平无奇,但是往往令解放军防不胜防。
许多越南特工利用解放军战士们之间的信任,隐匿于我军部队中放冷枪。甚至一些越南老百姓对帮助过他们的解放军战士下黑手。据了解,我军163师战士们,就有十分之三的兵力是因为偷袭受伤或者是牺牲。
解放军内部立即制定出新的作战方案,对于分辨敌我之间的界限,制作了一本敌我分辨手册,制定特殊暗号。通过这些,将那些企图潜伏在我军内部的越军特工给揪出来。
作战初期,解放军各部队出现大批伤亡人员,后勤救援部门根本来不及救治,一些伤员眼睁睁的看着没有及时救治而牺牲。
撤军回国之后,一些连队只留下了十几个人,有的班竟然剩下不到一两个人。战士们的心情十分沉重,然而,这就是战争的残酷。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我军共伤亡7000余人,伤员25000人,被俘239人,失踪717人。失踪与阵亡共牺牲约8500余人。
越军方面,解放军毙敌5.7万余人(只统计正规军),俘虏2173人。
虽然越南政府并没有公布具体的伤亡数字,但是从越南全民皆兵的情况来看,战后民间统计超10万(包含民兵)。
结论可以归纳如下:
1. 人民群众是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许世友将军认识到这一点,并因此做出一系列的战略调整。
2. 小组多路作战是实现战场控制的有效手段,但也可能导致敌人的干扰和我的步兵过于分散,降低战斗力。
3. 利用信息化武器装备是我方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武器。许世友将军对信息化武器的应用给予了高度评价。
4. 军事训练是提升军队素质和战斗力的基础。许世友将军注重军事训练,提高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
5. 作战环境的恶劣和复杂性要求我们做好预案,提前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尽可能地解决它们。
6. 我们的战斗经验让我深感教训,要发扬“滴水穿石”的精神,不断提高我们的战斗力。
7. 建议国家和社会应该更加重视教育和培训,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以适应战争的需要。
总的来说,许世友将军是一位优秀的领导者和指挥官,他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