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上飞快的火车,像骑上奔驰的骏马。车站和铁道线上,是我们杀敌的好战场……”一首《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勾勒出许多人对铁道游击队打击日寇的记忆,也刻画了枣庄人民创造奇迹的勃勃生机。
擦去过往岁月的浮尘,清晨登高远眺脚下这块红色土地,轻吟哼唱着铁道游击队的歌声,那群在纷飞战火中勇往直前的枣庄人会清晰浮现在眼前。今天让我们追寻历史的脚步,用镜头和文字来记录他们当年在枣庄的足迹。
其实,铁道游击队的根在龙山路街道。
资料图
为什么这么说的呢?在枣庄老火车站南,有一座神秘的四合院,这就是日军侵占枣庄期间开设的“国际洋行”旧址。
现位于龙山路街道道南社区北侧,占地东西40米,南北宽40米,大门4间,东6间,西8间,民称“四合院”始建于1937年9月,当时是交通银行和民生银行的办公场所。
1938年下半年,苏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东撤临沂、大炉地带,为及时掌握侵略枣日军情形,总队决定选派少数精干队员打入敌人心脏,进行抗日活动。三大队三中队排长洪振海、王志胜奉总队长张光中的指示,于 1938 年 10 月 5 日在枣庄火车站旁的陈庄设立了枣庄情报站。
1939年元月,日军侵占枣庄后,掳掠了上述办公场所,开设“国际洋行”“枣庄国际公司”,又名“正泰洋行”。以出售布匹、五金、饮食的名义为掩护,实际为日军的“情报站”。为了震慑侵枣日军,洪振海、王志胜决定趁敌人麻痹之际,将他 们除掉。于是,在 1939 年 8 月的一天夜里,洪振海 3 人悄悄摸进洋行,开枪袭击正在熟睡的 3 名日本掌柜。这次夜袭洋行,将大掌柜、二掌柜击毙,三掌柜击伤,缴获长短枪各一支。
1940年1月,苏鲁支队决定成立鲁南铁道游击队,由杜季伟任政委,洪振海为队长,王志胜为副队长。为了给侵枣日军以沉重的打击,他们决定再打洋行。 1940年8月下旬,铁道游击队队长洪振海、王志胜带领32名队员,分成8个组,每组4人,各配备手枪、大刀夜袭“洋行”,当场击毙日军13名,翻译1名,缴获长短枪6支,手表、怀表100余块。铁道游击队夜袭“国际洋行”后声威大震,极大地鼓舞了鲁南人民的抗日热情。
鲁南铁道游击队夜袭国际洋行后声威大震,群众拍手称快,日本侵略军胆战心惊。“夜袭洋行”的战斗故事,至今在人民群众中仍广为流传。
洋行旧址内为四合院,大门向北,南北各9间主房,东西配房12间,南北长38米,东西宽31米,建筑占地面积1178平方米,保护范围面积1978.25平方米。
东西厢房据说为解放后所建,南北住房为原来的老房子,外部结构基本未变,南部房子由石块垒砌而成,北部房子材料主要以青砖为主,屋顶均覆青瓦。
2006年12月7日,其被授予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本文根据政协枣庄市市中区委员会编著《记住乡愁(下卷)》整理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 孟令洋 整理)
结论:枣庄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铁道游击队的故事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滕州龙山路街道上的四合院,就是当时铁道游击队设立的情报站所在地,也是他们在对抗日本侵略时的重要据点。
建议:
1. 应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力度,尤其是那些具有独特历史价值的历史遗迹和建筑。
2.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和合作,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3. 鼓励和支持民间组织和志愿者参与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工作,让每一个公民都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4. 对铁道游击队的事迹进行深度挖掘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英勇抗争的历史,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