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永乐皇帝朱棣在北伐回师途中病逝,终年65岁。他的儿子明仁宗朱高炽继位后,给他上庙号为明太宗。
可是后人所熟知的却都是明成祖朱棣,其实在历史上朱棣的庙号是被人改动了,由明太宗变成了明成祖,而明太宗的庙号也在历史上消失了,那么是谁改动了朱棣的明太宗庙号?下面就来说说在历史上消失的庙号明太宗的始末。
皇帝和大臣的争执
朱棣最初的庙号为明太宗,这个庙号在唐朝之后是非常好的庙号,主要还在于唐太宗李世民太优秀了,把这个庙号抬高了很多,后世也都认为“太宗”庙号含金量非常高,在所有庙号中是仅次于开国皇帝“太祖”的。
而且朱棣本人也和李世民很相似,都是通过特殊手段(李世民依靠玄武门之变,朱棣则是靠着发动靖难之役)获得皇位,两人武功也都很强盛,按理说朱高炽给老爹朱棣上“太宗”庙号是很贴切的,朱棣就算是泉下有知也会很欣慰。
可是在朱棣去世一百年后,他的明太宗庙号就被剥夺了,取而代之的是被改成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并且还有点不伦不类的明成祖庙号。
篡改朱棣的明太宗庙号的人,其实不是外人正是他的七世孙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
朱厚熜之所以篡改朱棣的庙号,还得从他登基始末开始说起。
本来朱厚熜是明宪宗成化帝朱见深第四子兴献王朱祐杬的次子,按照明朝的皇位继承顺序,朱厚熜继承皇位的概率非常小,不过朱厚熜就如同中大奖一样,还真就当上了皇帝。
主要还在于他的伯父明孝宗弘治帝朱祐樘一生只爱妻子张皇后一人,没有其他妃嫔,两人只有独生子明武宗正德帝朱厚照,而朱厚照31岁没生儿子就英年早逝了。在朱厚照英年早逝后,内阁首辅杨廷和等朝廷重臣在请示了朱厚照生母张太后之后,就决定拥立朱厚熜继位。
就这样按照明太祖朱元璋制定的《皇明祖训》中“兄终弟及”的规矩,张太后和杨廷和等朝廷重臣拥立了朱厚熜继位。
但是在朱厚熜继位的过程中,朱厚熜很快就与以杨廷和为首的朝廷重臣产生了巨大争议,也因为这件事导致了朱棣的明太宗庙号被朱厚熜剥夺了。
朱厚熜与杨廷和等朝廷重臣的争议事件在明朝历史上称之为“大礼议”事件,事情的起因就在于认谁当爹的问题。
当初朱厚熜被从封地湖北安陆接到京城继位时,还没进京城,只在京城外的良乡,礼部官员就建议朱厚熜尊伯父明孝宗朱祐樘为皇考即父亲,尊生父兴献王朱祐杬为皇叔父即叔叔。
本来明朝的大臣们这么做也是有道理的,毕竟以皇帝一脉为尊,皇帝一脉属于是“大宗”,而藩王一脉理应是“小宗”,朱厚熜应该以“小宗”入继“大宗”,况且毕竟皇位都归他了,喊朱祐樘一声“爹”也不过分吧。
但偏偏朱厚熜当时就是一个叛逆少年,他就不想认伯父朱祐樘当爹,因此他坚决不同意礼部官员的建议,并且还对身边的人说:“遗诏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
就这样朱厚熜坚决不同意给朱祐樘当儿子,最后甚至朱厚熜都自己不想当皇帝了,表示大不了回湖北继续当藩王,这一下出乎杨廷和等朝廷重臣的意料之外,他们又真怕朱厚熜撂挑子不干了,只能暂时搁置这件事,先让他继位再说吧。
可是让杨廷和等重臣接受不了的是,朱厚熜继位之后,他居然要给生父兴献王朱祐杬上帝号和庙号,尊其为皇考。
这一下引起了杨廷和等朝廷重臣的坚决反对,杨廷和他们可以接受朱厚熜不认朱祐樘当爹的事,但是决不能接受朱厚熜直接给生父朱祐杬上帝号和庙号,那不是凭空多了一个皇帝,在法理上是不能成立的。
在这时候,虽然有大臣张璁等支持朱厚熜,提出了“继统不继嗣”的观点,但当时大多数朝臣还都是站在杨廷和这一头,坚决反对朱厚熜给生父朱祐杬上帝号和庙号。
当时朱厚熜刚刚继位,他根基不稳,因此他只能暂时妥协,不再坚持给朱祐杬上帝号和庙号,但是他只是不再表态,把给朱祐杬上帝号和庙号的事情暂时搁置下来。
不过这并不代表朱厚熜向杨廷和等重臣认输了,很快在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时,这时候朱厚熜根基已稳,他再次授意张璁等支持他的朝臣重提“继统不继嗣”的观点,坚持要给朱祐杬上帝号和庙号。
杨廷和一看朱厚熜又执意要给朱祐杬上帝号和庙号,他也很不高兴,于是他就以辞职退休企图来要挟朱厚熜,而朱厚熜做得也很绝,直接批准了他辞职退休,就这样反对朱厚熜的朝臣集团缺少了领头人。
缺少了杨廷和这个领头人之后,虽然还有将近二百五十多位朝臣反对朱厚熜,但是这些朝臣被朱厚熜各种斥责、罢免之后,最后也只能和朱厚熜妥协,允许朱厚熜给朱祐杬上帝号。
于是朱厚熜就给朱祐杬上帝号为“恭穆献皇帝”,但是反对派朝臣坚决要让朱厚熜尊朱祐杬为“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同时必须尊朱祐樘为“皇考”。
其实这属于是双方都让步,反对朱厚熜的朝臣做出了让步,允许给朱祐杬上帝号,同时朱厚熜也得做出让步,那就是认伯父朱祐樘当爹,“本生”二字就代表着朱厚熜不再属于朱祐杬一脉,而是入继到朱祐樘一脉。
虽然这个结果让朱厚熜很是不满意,但也算是对反对他的朝臣一次小胜利,于是他决定再做进一步的动作。在当年七月份时,朱厚熜下旨命人给朱祐杬上皇帝册文并祭告天地、宗庙、社稷。
本来这些反对朱厚熜的朝臣认为他只是在名义上给朱祐杬上帝号,大家也都能接受,但是朱厚熜现在把全套册立皇帝的流程都要在朱祐杬这走一遍,这明显就是不对劲了,那他下一步就不会再尊朱祐樘为皇考了,因此这时候杨廷和的儿子杨慎站出来,号召群臣集体反对朱厚熜。
后来杨慎联合了二百多位朝臣齐跪于左顺门外,希望朱厚熜能改变主意。但是朱厚熜这一次执意要追尊朱祐杬,谁也阻止不了,因此他看到这些朝臣跪谏之后很生气,于是命锦衣卫将以杨慎为首的八名大臣抓捕入狱。
朱厚熜的这个举动更加让群臣激动,于是剩下的人趴到左顺门前擂门大哭,朱厚熜再次命锦衣卫将五品以下官员共一百三四十人抓捕入狱,四品官员以上八十六人停止待罪。
事后朱厚熜命锦衣卫将五品官以下的一百三十四人全部处以杖责处罚,四品官以上的八十六人全部停职停薪,而五品以下的官员最后受杖责而死又有十六人,这件事史称“左顺门案”。
在“左顺门案”之后反对朱厚熜的朝臣们彻底被他整怕了,从此在他追尊朱祐杬的事情上都不敢吱声了,于是明朝历史上这段皇帝和大臣的争执,历时三年的“大礼议”事件最终以朱厚熜完胜告终。
古代的宗庙规矩致使朱棣的庙号被篡改了
在取得“大礼议”事件胜利后,朱厚熜就称伯父朱祐樘为皇伯考,正式尊生父朱祐杬为皇考,等于他还是朱祐杬一脉,不是以朱祐樘一脉继承皇位。
那既然朱祐杬有了帝号也成了皇帝一系,按照规矩就应该把他的神主牌位抬进太庙,但是在古代,太庙排序是有规矩制度的,古代礼制有云“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这就是说皇帝家族的太庙只能在正殿祭祀前七代祖宗。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一个王朝已经超过七代以上的皇帝怎么办?
根据古代的宗庙规矩制度,超过七代以后,就需要把血缘最远的祖宗“祧”出来,所谓“祧”就是把七代以上祖宗从太庙正殿抬出去,不能再享受正殿的血食祭祀,只能被供奉到偏殿享受香火祭祀。
不过在这个“祧”这还有个规矩,那就是只能把庙号为“宗”的祖先抬出去,所谓“祖有功,宗有德”,一个王朝凡是庙号为“祖”的基本都是开国皇帝,开创了基业,怎么能轻易被抬到偏殿,所以庙号为“祖”的皇帝不能被抬到偏殿。
而朱厚熜取得“大礼议”事件胜利后,他自然要让老爹朱祐杬进太庙享受供奉,但是如果朱祐杬进太庙当时就超七代人了,需要“祧”出去一个皇帝,那么“祧”谁呢?
当时与朱厚熜血缘最远的皇帝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可是朱元璋自然不行了,那是大明朝的开国皇帝,是明朝皇室一脉的始祖,况且庙号为“祖”字辈是不能被抬到偏殿的。
而除了朱元璋之外,与朱厚熜血缘关系最远的祖先就是朱棣了,而朱棣当时庙号为明太宗,恰好不带“祖”字,很适合给他抬到偏殿去。
但是朱厚熜还不能这么做,要知道朱棣对他们这些后来的明朝皇帝不次于开创基业的祖宗,本来朱元璋去世后,皇位传的是嫡长一脉的皇太孙建文帝朱允炆,是朱棣以皇叔身份发动“靖难之变”,硬生生从朱允炆手里夺过来的帝位,所以朱棣对于后世的明朝皇帝不次于开国老祖。
如果朱厚熜把朱棣的神主牌位从太庙正殿搬到偏殿,他得被后世骂死了,所以朱厚熜十分清楚他肯定不能把朱棣抬到偏殿去。
于是朱厚熜就把这件事让群臣讨论,朝臣们自然都知道不能把朱棣的神主牌位抬到偏殿,因此他们就建议把朱棣的庙号从“宗”升级为“祖”,这样朱棣的神主牌位就不会被抬出正殿了。
朱厚熜也觉得这办法不错就同意了,但是给朱棣上个什么样的“祖”字庙号呢?当时朝臣们除了“成祖”之外,还提了“烈祖”和“世祖”两个庙号。
其实“世祖”庙号比较适合朱棣,当初东汉光武帝刘秀再造大汉江山,死后得了一个汉世祖的庙号,朱棣与刘秀功绩差不多,所以“世祖”还比较适合他。
可是朱厚熜却不想把这个庙号给朱棣,因为他本人是很喜欢“世祖”这个庙号,他自认为以藩王登基开创新的基业,所以他的子孙在他百年后理应给他一个“世祖”庙号。不过他的一生功绩哪能当得起“祖”字,他死后被儿子明穆宗朱载坖上了一个“世宗”庙号,虽然没能成为“世祖”,倒是给他带了一个“世”字。
因此出于自私的想法,朱厚熜没有把“世祖”庙号给朱棣。
而“烈祖”庙号也不适合朱棣,因为古代凡是庙号为“烈祖”的皇帝,都是诸如像三国时期魏国皇帝曹叡和蜀汉开国皇帝刘备这些未能统一全国的割据皇帝,拿曹叡和刘备比朱棣那岂不是有辱朱棣英名,所以“烈祖”当然不能给朱棣当庙号了。
于是朱厚熜就给朱棣自创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祖”庙号,毕竟朱棣是发动靖难之役成功了,这才当上了皇帝,“成祖”倒也算是贴合他的功绩。
改好朱棣的庙号之后,这样朱棣就和他老爹朱元璋一同享受到了“万世不祧”的尊崇待遇,而朱棣的儿子朱高炽就他挡枪了,朱棣“万世不祧”,那离朱厚熜血缘最远的就是朱高炽了,于是朱高炽的神主牌位就被搬出了太庙正殿。
然后朱厚熜给朱祐杬上庙号为明睿宗,并对外称“既无昭穆,亦无世次,只序伦理”,让朱祐杬的神主牌位以皇叔之尊序跻明武宗朱厚照之上。
写在最后
所以朱厚熜给朱棣改庙号是为了不让其神主牌位被搬到偏殿,只是“成祖”这个庙号有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含金量肯定比不上明太宗,朱棣要是知道庙号被如此篡改,在九泉之下会不会气的从棺材里跳出来暴打朱厚熜一顿。
其实朱棣的庙号被篡改就是“大礼议”事件的结果之一,虽然朱厚熜在“大礼议”事件中完胜了反对他的朝臣,但是也带坏了明朝的官场风气,朱厚熜让朝臣们明白了逢迎皇帝带来的好处,从此明朝谄媚奉承上级之风盛行,政坛风气日益败坏。
参考资料:《明史》、《明实录》、《国榷》、《明史纪事本末》
文/小岛知风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结论:
本文主要讲述了明成祖朱厚熜篡改朱棣庙号的事情,详细解析了篡改的原因和过程,以及造成的社会影响。根据历史记载,朱棣的庙号最初为“太宗”,而被改为“成祖”。这是由于朱厚熜登上皇位后,他对杨廷和等朝廷重臣产生了严重冲突,并最终放弃了给生父朱祐杬上帝号和庙号的做法,改称为“恭穆献皇帝”。朱厚熜的行为受到了朝臣们的激烈反对,导致了“左顺门案”发生。经过朝臣们的集体反对后,朱厚熜才接受了庙号的变化,并进行了相应的礼仪程序上的调整。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朱厚熜篡改了朱棣的庙号,也导致了一些负面影响,如宫廷风气的恶化和社会道德观念的扭曲。
强调了宗庙规矩的重要性,指出超过七代以上的皇帝需要把庙号“onacci”(庶出的祖宗)抬出太庙享受供奉。同时,文章也分析了不同的庙号有不同的含义和适用范围,表达了对于朱厚熜这一行为的看法和批评。指出,封建君主篡改庙号会破坏宗庙秩序,引发社会动荡,同时也对后代皇帝的选择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总的来说,本文旨在通过对朱棣庙号篡改的历史事件进行深入探讨,从中揭示了封建权力斗争的复杂性和深刻性,以及一些我们应该避免的行为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