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深谋远虑,解放后二十年关注两事:水与天。

2024-03-18 民俗文化 关注公众号
周恩来亲自指导密云水库建设,六次深入现场,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和措施,克服困难,最终成功完成了水库的建设。他的经验和决策对于中国的水利事业具有深远影响。

文/潘敬国 郑超

中国是一个多水的国家,中国人历来重视水利,有仁者好山、智者乐水之说。周恩来从小生活在江淮平原,对水有着特殊的记忆。他一生重视水利建设,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亲自领导了淮河、黄河、长江等大江大河和密云水库、官厅水库等水利工程的建设,提出“使水患成为水利”“要使江湖都对人民有利”的思想。正确的决策来源正确的调研,周恩来关于水利的一切思想、立场、方法和举措,跟他广泛进行水利调研和实践有着密切关系。

六次深入密云水库建设一线

为根治潮河、白河水害,保证北京供水,党中央于1958年6月决定提前动工修建密云水库。此前,周恩来多次前往十三陵水库和怀柔水库进行现场调研,对水库建设者们的能力水平、工作热情和精神面貌有了深入了解,对修建更大规模水库工作做了多方准备。

1958年6月23日,北京市委、河北省委和水利电力部联合撰写的《关于修建密云水库的请示》送到了周恩来的案头。6月26日,周恩来在习仲勋、万里、阮泊生等陪同下专程到密云县察看地形,到潮河流经的南碱厂村、白河流经的溪翁庄村实地察看并确定坝址。周恩来鼓励大家:“我们一定要有敢于赶超国外先进技术水平的思想。他们有的,我们要有;他们没有的,我们也要有;我们今天没有的,明天就要有。”在周恩来的亲自关怀和具体安排下,经过紧张筹备之后,1958年9月1日,这座我国自行规划、设计、修建的华北地区最大水库正式开工了。

为实现密云水库“一年拦洪度汛,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每到一个关键时期,周恩来都要亲赴现场做周密的调查研究,了解实际进展情况,安排重要事项,组织协调解决重大问题。1959年5月19日,他在指挥部看到白河主坝工程量要比潮河主坝大且工作起步又比潮河主坝迟的实际情况,当即决定再调1万名解放军来支援白河主坝建设,以确保全面拦洪工作顺利实施。有时因为工作忙或者不在北京不能亲自到现场,周恩来还会派人或电话询问进展情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1959年8月,他在庐山参加中央会议,仍牵挂着密云水库拦洪工作,几乎每天都打电话询问进展情况,并要求“务必竭尽全力保护大坝安全”。

在水库建设过程,他反复强调,既要保证进度,更要保证质量,绝不能把一个水利工程建成个水害工程,或者是一个无利可取的工程,要把工程质量永远看作是对人民负责的头等大事。在密云水库工地召开的一次座谈会上,周恩来形象地说:“这座水库坐落在首都东北,居高临下,就如同放在首都人民头上的一盆水,一旦盆子倒了或漏了,洒出大量的水来,人民的衣服都要被打湿的。”

◆1958年6月,周恩来视察密云水库坝址。

周恩来每次到密云水库工地,都要过问民工们的生活和健康情况,一再指示要注意劳逸结合。他提出要将两班制劳动改为三班制,关心民工们的生活补贴发放、生病治疗、看电影等细小事情。他指出,除伙食费外,应发给民工零花钱,任何人都不得借口克扣。这进一步调动了大家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在修建密云水库的两年里,周恩来很注意修建水库和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统筹调度问题。1959年9月拦洪成功以后,他在水库工地和大家商量准备撤一部分民工回去从事农业生产问题。他提出让不受益县的民工先回去,受益县的民工后回去,河北的先回去,北京的后回去,密云县的民工最后回去,得到了大家的一致拥护。

周恩来亲自过问库区群众搬迁和安置问题。1958年建库之初,要在9个月分两批搬迁库区内65个村庄。1959年5月,他在密云水库视察看到沙盘模型和图表上都没有移民的标记,明确地指出:“你们的模型图表中缺少了一样很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修密云水库有5万多人需要迁移,你们对这5万人作了安排没有?你们这是见物不见人呀,是一条腿走路。”他要求密云县委书记阎振峰要赶紧给老乡盖好房子,并强调“我每月都要问你,你要是不盖好,我就月月催你。”1960年8月,他再一次来密云水库得知仍有移民的房子还没有盖好,严肃批评道:“你们的确是见物不见人,你们不把移民的房子盖好,我再也不来了。你们什么时候把房子都盖好了,给我打个电话,我一定来看。”后来专门成立了移民指挥部加快推进移民安置工作,1962年底所有库区移民全部搬入新盖好的房子里。

在密云水库建设期间,周恩来先后6次来到现场调研和视察,为密云水库修建付出大量心血。1976年1月,周恩来逝世后,遵照他的遗嘱,将他部分骨灰撒入密云水库。

三上三门峡

黄河是中华民族母亲河,周恩来一生热爱黄河。1953年,在周恩来具体负责下,决定将根治黄河列入苏联援助的156个工程项目。1954年底,黄河规划委员会将三门峡水利枢纽作为第一期工程主要项目。三门峡是黄河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周恩来三次亲临现场调研指导,并亲自主持治黄会议研究改建三门峡方案。

1957年4月三门峡工程开始建设。开工1年多以后,面对苏联水利专家以闸门启闭困难需要延长工期为由不同意修改原方案、陕西省有不同意见等分歧,1958年4月21日至24日,周恩来在三门峡主持召开现场会议,并邀请对西北地区有着重要影响力的国务院副总理彭德怀、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一起参加会议。会场气氛活跃,争论十分热烈。周恩来在主持会议的3天多时间里,积极鼓励大家发言,特别是鼓励大家多提出反面意见,说出心里话,不必担心树立对立面。关于水库规划、设计寿命、防洪效果、库区移民、水土保持及工程施工等问题,都得到了充分的讨论和分析。

◆1959年5月,周恩来观看密云水库沙盘模型。

周恩来根据各方发言作了总结讲话,并一一回应了各方关心的问题。他指出,开会的目的是要听取各种意见,特别是反面意见,到现场开会,各方面的人都有,各种意见都可以听到,跟实际也能够结合。他说:“将三门峡作为一个特定问题来开展讨论和争论,来更好解决根治水害、发展水利的问题,就可以推广到其他的流域。”他强调,修建三门峡水库要以“防洪为主、其他为辅”“先防洪,后综合利用”“确保西安,确保下游”的原则。针对有些同志提出拦泥措施不可靠、对淤积的预计没把握、移民任务太重等顾虑,周恩来果断地提出将原方案改为坝高按360米设计,把坝基打牢,按350米施工,以限制回水末端的影响,减少移民任务。这次现场会议,明确了修建三门峡水库对治理黄河尤其是对下游省份防洪的重要作用,也解决了陕西省关于三门峡水库要不要修建等问题,既突出了整体利益,也兼顾了局部利益,消除了一些干部的顾虑。

这次三门峡现场会后,周恩来在北京又两次召开了由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座谈会,充分讨论,交换意见。他还专门就黄河规划和三门峡工程问题写信给毛泽东,报告座谈会,并附上《水电部党组关于黄河规划和三门峡工程问题的报告》。在报请中央政治局同意后,顺利推动三门峡大坝在1960年完成蓄水。

1959年10月12日至13日,周恩来第二次来到三门峡。他来到工地,与建设者们亲切交谈,询问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在工地,他主持召开现场会,讨论了三门峡工程1960年汛期拦洪蓄水以及后续根治黄河等问题。他指出,根治黄河必须依靠群众、发展生产,大面积实施全面治理和修建干支流水库要同步进行,保卫三门峡水库,发展山丘地区的农业生产。他还强调了修建水库要注意控制水土流失等问题。1961年10月8日,周恩来第三次来到三门峡,陪同外宾视察了三门峡水工机械厂和水利枢纽工作,了解水库蓄水运用等情况。

周恩来三次上三门峡,每次都深入工地现场,掌握一线实情,解决实际问题,为工程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1974年12月,病中的他看了新华社关于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改建的新闻报道,还关切地询问改建后的效果如何、泥沙是不是解决了。

召开一系列三峡会议

周恩来重视长江水患治理、长江水力资源开发利用和长江流域经济全面发展工作。1955年12月30日,周恩来听取关于长江流域规划战略重点的意见汇报后,明确指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有着“对上可以调蓄,对下可以补偿”的独特作用,三峡工程应是长江流域规划的主体。

为了解决三峡工程“建不建、在哪建、怎么建”等难题,1958年2月26日到3月6日,周恩来率领中央有关部门和有关省区负责人及中外专家一百多人,从武汉乘船至重庆,溯江而上,沿途进行实地查勘和广泛讨论。在实地考察荆江大堤、南津关坝区和三斗坪坝区两个备选坝址并在中堡岛上详细观察坝址后,周恩来基本了解了问题所在。3月2日至3日,周恩来在“江峡”轮上主持三峡讨论会,让与会人员围绕三峡大坝要不要修建、能不能修建、是不是主体工程、有没有巨大经济效益以及要不要争取提前修建等问题展开充分讨论,让与会各方敞开思想、畅所欲言、各抒己见。3月6日下午,在吸收了各方面的正确意见,经过认真总结,周恩来指出,大家一致肯定三峡工程必须搞,而且也能够搞,在政治上、经济上都具有伟大意义,技术上也是可能的。对于以三峡为主的长江流域规划,他还提出了“统一规划,全面发展,适当分工,分期进行”的基本原则,要正确处理远景与近期、干流与支流、上中下游、大中小型工程、水火电等关系,并强调在三峡未兴建之前防洪要加紧等系列问题。

◆1958年4月21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视察黄河三门峡工程。

3月23日,周恩来在成都会议上作了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的报告,会议讨论并通过了这份报告。4月5日,中央政治局批准了《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的意见》,明确指出:“从国家长远的经济发展和技术条件两个方面考虑,三峡水利枢纽是需要修建而且可能修建的”“应当采取积极准备、充分可靠的方针,进行各项有关工作”。8月31日,周恩来在北戴河主持召开长江三峡会议,讨论了三峡工程准备工作有关问题。他在听取了工作汇报和各方面意见后强调,三峡是长江主体工程,应有主有从,全面进行论证,防止只集中一点不及其他的思想。会上,他还批准建设三峡试验坝——陆水蒲圻枢纽,并指出“从现场研究工作方法最好,把握也更大”。1958年8月,北戴河中央工作会议期间,周恩来在长江规划工作会议上指出:“现在国家正处在困难时期,但对三峡工程应该是:雄心不变,加强科研”,并根据当时形势调整了三峡建设步伐。这些对三峡工程建设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门峡大坝。

周恩来通过一系列实地调查和会议讨论研究,明确长江流域规划16字的基本原则,指导方案制订,作出具体安排。他的很多意见和建议,对编制三峡工程和长江流域规划总体方案提供了诸多帮助。三峡水利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总体方案基本形成后,在周恩来的正确领导下,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制定了《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要点报告》,进一步具体化长江流域规划,更为充实。尤其是,周恩来提出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建设的报告,使得三峡工程并没有匆忙上马,这为后来正式开工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周恩来对新中国水利事业殚精竭虑,每当全国发生难以解决的水利问题,或是水利建设中出现了重大难题,他都会亲自出面处理。1972年11月21日,他在听取葛洲坝工程汇报时曾讲:“解放后二十年我关心两件事:一个水利,一个上天。”这既是周恩来对于水利事业关心重视的生动体现,也是周恩来领导新中国治水实践建立丰功伟绩的真实写照。

本文为《党史博采》原创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侵权必究

维权支持:河北冀能律师事务所


上一篇:一人俘虏63名英军,“孤胆英雄”为何不报功……
下一篇:王明贵:拥有中苏俄八枚勋章奖章的开国少将,智取克山威震日本关东军
更多更酷的内容分享
猜你感兴趣
解放军丽水舰呼告台军张骞舰 注意位置:台海军事事件引发两岸关注

解放军丽水舰呼告台军张骞舰 注意位置:台海军事事件引发两岸关注

解放军派舰警告台海军注意位置,两艘军舰发生对峙。美国炒作大陆军机频繁侵犯台岛,遭到国防部驳斥。

热点资讯 04.23
2024年全年牛月运势:详解十二生肖属牛人的关键时运与事业发展

2024年全年牛月运势:详解十二生肖属牛人的关键时运与事业发展

2024年农历新年将至,属牛的朋友将以稳健的步伐迎接新的一年。牛的勤奋力量让他们备受尊崇,让我们一起期待他们的表现。

热点资讯 04.20
十二星座:天秤座的深度解析与全面指南

十二星座:天秤座的深度解析与全面指南

天秤座在9月23日至10月22日期间受到影响,符号为天平、评量善恶正义。这代表了他们对人际关系和生活中的平衡有很高的重视,并且倾向于公正地对待他人。他们喜欢和平相处,并且非常注重社交和谐。

星座运势 04.02
中国古代十二生肖,今天在农历新年第一周的新鲜解读

中国古代十二生肖,今天在农历新年第一周的新鲜解读

今天是农历正月初五,也就是2024年2月14日星期三,为大年初五。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有一些特定的禁忌,比如祭祀、解除、治病等,但余事皆可取。这一天需要注意的事情还有扫舍和破屋等。

生活常识 04.15
未知的钥匙与你的内心启示:梦到藏钥匙意味着什么?

未知的钥匙与你的内心启示:梦到藏钥匙意味着什么?

梦见藏钥匙者,可能有财运受阻、事业不顺、人际关系困扰等不吉利预示。建议注意调整心态,避免因小事而逃避困难,同时注重身体健康和家庭和睦。在工作上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不要过分自信。对于纺织、床上用品等行业的人士,建议适当调整经营方向和策略,以顺应市场变化。

民俗文化 09.19
梦见体检身体的象征含义:网编深度解读

梦见体检身体的象征含义:网编深度解读

梦见体检身体,事业多受他人之牵绊,或钱财难以长久;单身女性求财,桃花运多;再婚者则可能遇到麻烦,应加强锻炼。身怀六甲者易与家人纠葛,心情不稳定的人在生活不安定。从事车辆运输、物流等行业的人梦见体检身体往西北求财,他人的帮助会使他们得到好财运。

民俗文化 09.19
梦见老人摔伤:互联网上解读

梦见老人摔伤:互联网上解读

梦见老人摔伤,可能意味着事业中受到他人的影响和小人的挑战。建议在与他人交往时保持公正和平等,避免因为钱和财产的争斗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同时,也需要注意自己的健康,以防头部受伤或其他疾病。 性格温和的人梦见老人摔伤,可能会遇到桃花和机遇,但需要注意保持自我,不要因为这些事情而影响自己的情绪和事业。中年女性梦见老人摔伤可能会出现不顺利的恋情,男性则可能会被他人利用或陷害。求官者梦见老人摔伤可能会有困扰,尤其是因为金钱问题引起的纠纷。刚结婚的人梦见老人摔伤可能会有失眠或者睡眠不足的问题。从事会计、核算等相关行业的人员梦见老人摔伤,则可能需要调整工作方向,注重财务管理。

民俗文化 09.19
专家解析英国北洋水师水兵墓新发现墓碑:墓主系随军医生的疑点与解读

请根据实际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

专家解析英国北洋水师水兵墓新发现墓碑:墓主系随军医生的疑点与解读 请根据实际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

甘肇功,字莲皋,中国清朝医官,随北洋水师赴英国接收“靖远”舰时因病去世,8月7日在朴茨茅斯安葬。死后,墓碑上的铭文仅标明他是光绪十三年的六月十三日即位后的医生,但身份和去世时间无法确定。这两条关键史料证明了甘肇功的身份为医生,并且他在1887年8月2日病逝,8月7日在朴茨茅斯安葬。这一发现引发了对甘肇功籍贯、墓地迁回国内等问题的争论。海军史学者陈悦在接受采访时介绍,墓主身份等主要谜题已迎刃而解,“我也没想到这么快”。但也有一些新的疑问产生了,如墓碑是否属于清朝公使刘瑞芬致英国外相沙里斯伯的照会中提到的“靖远”舰,以及甘肇功的家人是否同意将其移回国内。

民俗文化 09.19
解读吉林梅河口的神秘松子:世界级松子传奇的独特之处

解读吉林梅河口的神秘松子:世界级松子传奇的独特之处

"南派松茸:挖掘美食背后的文化密码":在吉林梅河口市,你可以品尝到久负盛名的红松子。这些产自东北长白山的松果不仅口感独特,而且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们逐渐发现并利用了松果的药用价值和美味之处。至今,它们已经成为中国的一部分,被视为"亚洲最大的松子集散地"。而这个过程,恰恰也是自然与人文共生的故事,是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出来的瑰宝。

民俗文化 09.19
历史画卷:从夏商周到明清,中国服饰变迁与发展过程揭示

历史画卷:从夏商周到明清,中国服饰变迁与发展过程揭示

中国古代各朝代服饰特点鲜明,其中商代服饰以黑、白、红为主,周代服饰制度开始完善,衣物样式更加多样,战国时期则流行深衣和胡服。魏晋南北朝时,服装出现了衫代替袍的现象。唐朝服饰华丽开放,男女服装各有特色。宋朝服饰淡雅恬静,元朝服装保留了游牧民族的特色。明清时期,男子有长袍、补服、幞头,女子则穿着袄、裙、披风。清政府推行剃发易服政策,男子着满族服饰,女子则以旗袍为主。不同的朝代,服饰在样式、颜色、材质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审美观念。

民俗文化 09.19
刘封之死:一部三国英雄的悲剧史诗,他为何败给孟达、关云长与孙权?

或者

刘封之死:三顾茅庐的重要人物,他为何背离忠诚与信任,让诸葛亮无法救赎?

刘封之死:一部三国英雄的悲剧史诗,他为何败给孟达、关云长与孙权? 或者 刘封之死:三顾茅庐的重要人物,他为何背离忠诚与信任,让诸葛亮无法救赎?

刘封被赐死,是其个人的悲剧,也是整个蜀汉的悲剧。刘备对刘封的扶持和支持逐渐耗尽,最终导致了他的死亡。这一事件暴露出蜀汉宗室的实力不足以及刘备对刘封的过度依赖。刘封的失败引发了益州投降派的崛起和蜀汉的衰落。刘备深感痛心疾首,无言以对,只有默默地流泪。这段楔子介绍了刘备为什么会对刘封采取这样的措施,以及他对刘封的信任逐渐消耗的过程。

民俗文化 09.19
为什么选择四川省会——成都养老最合适的城市?

为什么选择四川省会——成都养老最合适的城市?

老龄群体的需求出发,"乐山"这个名字已经被重新赋予了新的内涵。从古代的嘉州逐渐演变成现在的乐山,这个城市凭借其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气息吸引着众多的老人前来养老。同时,乐山良好的水质也是决定一个城市是否适宜宜居养老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今,乐山的空气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可以满足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乐山"以其舒适的环境和优质的生活质量成为了老龄群体的理想养老选择。

民俗文化 09.19
2024年国内外最佳避暑目的地推荐:你的首选是否是XX?

2024年国内外最佳避暑目的地推荐:你的首选是否是XX?

的凉爽气候,适合户外活动和放松。因此,选择贵阳作为避暑首选的城市非常合理。 此外,以下是另外九个被认为最适合避暑的城市: 1. 成都成都以其温暖湿润的气候闻名,被誉为"天府之国",全年气温适宜。 2. 岳阳岳阳位于长江南岸,气候温和,春秋两季尤为舒适。 3. 郑州郑州是中国东部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拥有良好的天气条件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4. 南京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有着宜人的气候和众多的文化景点。 5. 丽江丽江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是世界文化遗产地,气候适宜且风景优美。 6. 安徽合肥安徽的夏天相对较热,但在湿度较低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感受到凉爽的气候。 7. 海口海口拥有美丽的海滨风光和温暖的气候,非常适合夏日度假。 8. 上海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虽然夏天炎热,但也相对凉爽。 9. 天津天津则因为历史原因,夏天时分较早入秋,被称为"金秋之都"。 总的来说,以上提到的九个城市无论从气候舒适度、历史文化、旅游设施等方面都有各自的优势,值得选择前往避暑。

民俗文化 09.18
壮志未酬、身世沧桑——记昆明滇风云里的英勇战士——郝珍富

壮志未酬、身世沧桑——记昆明滇风云里的英勇战士——郝珍富

"被誉为'一级战斗英雄'的云南大学离休干部,享年96岁,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他曾参加过多场重大战役,并多次立功。他的故事令人肃然起敬。"

民俗文化 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