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罕见瞬间曝光,证实历史记忆不容篡改

2024-11-01 民俗文化 关注公众号
南京大屠杀罕见瞬间曝光,证实历史记忆不容篡改
事件始末是,在东京召开的学术会议上,日本都留文科大学名誉教授笠原十九司在2024年第三期《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史料发掘:南京大屠杀的现场与照片——基于一个日军炮兵的阵中日记和回想录》。在这篇文章中,笠原十九司通过挖掘南京大屠杀遗物,揭露了这场惨案的真实情况。同时,他也表示收到了一位读者寄来的父亲抗战时期的记录,这些珍贵的资料为研究南京大屠杀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南京大屠杀罕见瞬间曝光,证实历史记忆不容篡改

南京大屠杀罕见瞬间曝光,证实历史记忆不容篡改
在东京召开的学术会议上,日本都留文科大学名誉教授笠原十九司在2024年第三期《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史料发掘:南京大屠杀的现场与照片——基于一个日军炮兵的阵中日记和回想录》。
南京大屠杀罕见瞬间曝光,证实历史记忆不容篡改
在这篇文章中,笠原十九司通过挖掘南京大屠杀遗物,揭露了这场惨案的真实情况。他提到:“在南京的大屠杀期间,我曾在战时担任日军炮兵部队的阵地指挥官。我的日记和回忆录中记载了一些当时的细节,它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看待这个历史事件。”
南京大屠杀罕见瞬间曝光,证实历史记忆不容篡改
他还强调,这些资料对研究南京大屠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这些材料往往带有个人情感色彩,但是它们为我们提供了直接的历史证据,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这场悲剧的发生。”
此外,笠原十九司还分享了他的阅读经历。“我在战后被征召入伍,负写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战报。这段经历让我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历史资料,使我更加了解这段历史。”
他在文章中写道:“作为一名学者,我致力于将所有的历史事实还原到真实之中,我希望我的研究成果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这段悲惨的历史。”
总的来说,这篇论文是一次深度的研究,它揭示了南京大屠杀的一些未解之谜,并提供了宝贵的史料支持。笠原十九司的文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来看待这一历史事件,让我们对那段痛苦的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记忆。

上一篇:军事上的猛人,政治上的白痴
下一篇:周润发前女友,初代小龙女,在没有李若彤之前,陈玉莲一直是金庸御用女主
更多更酷的内容分享
猜你感兴趣
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将历史铭记于心,守护真相的行动

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将历史铭记于心,守护真相的行动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薛玉娟外孙女、第三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任颖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举行的授证仪式上接受了认证。他们表示,将持续用自己的行动传承历史记忆,传播历史真相,以实际行动向世界传达南京大屠杀的沉重代价。

民俗文化 10.12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刘素珍离世,历史的记忆与铭记继续前行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刘素珍离世,历史的记忆与铭记继续前行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刘素珍于21日上午去世,享年93岁。

民俗文化 04.22
南京大屠杀见证人陈桂香离世,曾赴日作证。

南京大屠杀见证人陈桂香离世,曾赴日作证。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陈桂香3月5日去世,享年99岁。幼年父母双亡,奶奶含辛茹苦把她养大。日本兵来时,奶奶为救她被打死。陈桂香死里逃生,努力识字成为村支书。生前多次参加证言集会,远赴日本讲述亲身经历。教导子女要保家卫国。

民俗文化 03.12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高如琴离世,她的故事仍然唤起人们对那段历史的记忆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高如琴离世,她的故事仍然唤起人们对那段历史的记忆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高如琴于5月23日上午去世,享年90岁。 高如琴生前接受采访时说,南京大屠杀发生时,她的外婆和母亲一左一右拉着她沿着中华门、秦淮河逃命,一路躲避侵华日军的追杀。

热点资讯 05.24
古罗马人独特的治国理念:帝国小政府的形成与发展

古罗马人独特的治国理念:帝国小政府的形成与发展

古罗马人与当地统治阶层合作,建立了庞大的联盟体系。通过联盟规则,罗马人控制了更多的领土,提高了自身的实力。然而,也有一些自治市不愿意加入联盟,因为他们不愿受到额外的负担。此外,古罗马人的军事政策也有待改进,因为他们的联盟系统可能过于严格。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古罗马仍然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帝国。

民俗文化 11.22
236名!中国首次完整公布苏联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

236名!中国首次完整公布苏联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

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公布236名苏联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希望集结社会力量完善资料缅怀英烈。

民俗文化 11.22
解析《红楼梦》中安陵容的母亲:并非想象中的悲剧角色

解析《红楼梦》中安陵容的母亲:并非想象中的悲剧角色

推广艺术教育,她被誉为“清代工艺美术翘楚”。

民俗文化 11.22
全新时尚系列:8款女士连衣裙的制版指南与图片下载

全新时尚系列:8款女士连衣裙的制版指南与图片下载

事件起因是制图不治。关注爆点是数据颜色 scheme dark。

民俗文化 11.22
袭人与晴雯的争执背后:被踩在脚下的阴影

袭人与晴雯的争执背后:被踩在脚下的阴影

第三十一回中,晴雯误打误撞用扇子打翻了贾宝玉,并因此丢失了自己喜爱的扇子,还招来了她的不满。最后晴雯撕坏了晴雯自己的两把扇子。这些事情都体现了晴雯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于封建礼教束缚人性的批判。

民俗文化 11.22
南怀瑾:几句话千万要记住,开启你的智慧之旅

南怀瑾:几句话千万要记住,开启你的智慧之旅

这段话主要探讨了财富的追求和获取方式。作者认为所有人都追求利益,但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能成功获取财富。他认为具有良好品德和道德的知识分子会有更好的人生目标,比如追求富厚的生活。他还提及了历史上许多名人为了追求名利而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他以军队为例,鼓励士兵勇敢面对危险,为了获得更高的官职和丰厚的收入而努力拼搏。最后,作者强调了年轻人应该通过正当手段获取财富,并对那些为了追求非法利益而做出犯罪行为的年轻人表示谴责。总的来说,这段话强调了追求财富与道德的平衡以及如何通过正当手段实现财富的积累。

民俗文化 11.22
李纨与王熙凤的真相:竟因一句话揭示出了虚假的小人之面

李纨与王熙凤的真相:竟因一句话揭示出了虚假的小人之面

欣母教子"的经典故事,推崇母以身作则、教子有方的理念,表达出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民俗文化 11.22
揭开丝绸之路的神秘面纱:西起甘肃兰州,东至江苏连云港的‘陇海铁路’为何引人注目?

揭开丝绸之路的神秘面纱:西起甘肃兰州,东至江苏连云港的‘陇海铁路’为何引人注目?

陇海铁路是中国东西方向的一条重要铁路大动脉,其起点位于江苏东北部的连云港,终点在甘肃省会兰州。由于连云港曾名为海州,因此人们习惯将它称为“陇海铁路”。这条铁路于1889年由张之洞和盛宣怀提议修建,最终于1910年完成。此后,经过多次扩建,至1925年开通至江苏海州。

民俗文化 11.22
石达开迷路:宜州小城的日子:满脸困惑与不知所措的时光

石达开迷路:宜州小城的日子:满脸困惑与不知所措的时光

石达开带着冯云山参与拜上帝教,韦昌辉共同构成制衡杨秀清的关键力量。在1851年的金田起义中,石达开声名鹊起,并带领5千多人加入太平军。在1852年的一战中,石达开成功打败向荣并改变战争局势。然而,在1856年,石达开在宜州小城病逝,未能完成他的宏伟计划,成为太平天国最终走向灭亡的原因之一。宜州之行为石达开未来走向失败埋下了伏笔。

民俗文化 11.22
东晋门阀为何支持桓玄篡位与司马氏的错误决策:一场深刻的权力斗争揭示真相

东晋门阀为何支持桓玄篡位与司马氏的错误决策:一场深刻的权力斗争揭示真相

桓玄篡位引发战事,东晋北府军统帅刘牢之投降后,桓玄进入新亭成为新都的西南要塞。司马元显欲作最后之战,集结军队并准备退守皇宫,不料中央军崩溃,自己被迫逃跑。

民俗文化 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