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为何在1962年中印战争中,一同支持印度?

2024-03-08 民俗文化 关注公众号
    #中印边境反击战:国际舆论的喧嚣与真相#
美苏水火不容,为什么1962年中印战争,却一致地支持印度?    【导语】上世纪六十年代,印度军队在中印边境多次无端挑衅,冲突愈演愈烈。1962年10月,中国解放军毅然发起对印自卫反击战。在这场战争的背后,以美英为首的西方阵营与苏联竟罕见地一致支持印度,其背后的原因何在?本文将深度解析这一国际关系中的独特现象。
美苏水火不容,为什么1962年中印战争,却一致地支持印度?    【战前态势与国际干预】
美苏水火不容,为什么1962年中印战争,却一致地支持印度?    六十年代初,印度屡次侵犯我边境地区,而此时的国际舆论却倒向印度,美西方指责中国“恶意入侵”,并威胁武力援助;苏联也背离了以往的友好立场,不仅给予印度大量贷款,并签署了军火协议,向印度输送大批军事物资。赫鲁晓夫时期的苏联,因对中国内政外交政策的不满与分歧,逐渐转变了对华态度,这成为苏联支持印度的重要背景。
美苏水火不容,为什么1962年中印战争,却一致地支持印度?    【中苏交恶与印度获援】
美苏水火不容,为什么1962年中印战争,却一致地支持印度?    1958年,赫鲁晓夫提议在中国海岸建立共同核潜艇部队,此举遭到主席明确拒绝,认为这是苏联扩张主义的体现,中苏友谊自此蒙上阴影。至1959年,印度在边界持续挑起争端,苏联不但没有公正报道事实,赫鲁晓夫更在中印冲突问题上袒护印度,主张中国宽容印度,进一步加剧了中苏矛盾。
美苏水火不容,为什么1962年中印战争,却一致地支持印度?    1960年布加勒斯特会议后,苏联全面撤销对中国的援助,并撤回所有在华专家和技术资料,意图从政治、经济层面迫使中国屈服。与此同时,苏联开始积极支持印度,始于斯大林逝世后的1953年,通过一系列经济和军事援助,不断深化与印度的关系。
美苏水火不容,为什么1962年中印战争,却一致地支持印度?    【美英等国的鼓动与支持】
    美国在中印冲突中,视之为重塑东亚霸权的良机,通过媒体渲染印度对抗中国的“英勇”形象,并公开表示对印度的同情和支持,加大对其的经济及军事援助,据统计,仅1959年至1962年7月间,美国就支援印度41亿美元。英国作为中印边界争端的幕后推手,亦在舆论上扭曲事实,误导国际认知。
    此外,联合国多个成员国如马来亚、塞浦路斯、乌干达等,在美英的影响下纷纷发表声明,谴责中国,支持印度,导致尼赫鲁政府误判形势,加剧冲突升级。
    【战争结局与反思】
    然而,战争的进程并未按照这些国家的剧本上演。一个月的激烈战斗中,中国军队凭借坚定的决心和高超的战略战术,迅速击败印度军队,使后者从嚣张走向沉默。国际社会对此大跌眼镜,中国军队的胜利揭示了一个真理:任何企图借助外部力量挑战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都将遭受坚决反击。
    参考文献:《1962:中印大战纪实》,师博主编,中国大地出版社
    【结语】深入挖掘战争历史,弘扬正义与和平之声,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上一篇:从配角到主角,票房却从32亿降到780万,这正是影视圈的残酷
下一篇:充电宝用了六年要换吗?厂家技术员:超过电池可循环使用年限建议更换
更多更酷的内容分享
猜你感兴趣
1962年印度为何敢于挑战英国的权威?苏联背后支持是关键因素之一

1962年印度为何敢于挑战英国的权威?苏联背后支持是关键因素之一

印度长期受到英国控制,地理位置优越吸引了大量劳动力。印度成为英国殖民地后,逐步成为英国的“长子”。1947年,印巴分治,印度吞并了大部分英属印度的土地。后来与巴基斯坦发生边境冲突,导致领土争议持续。1951年,印度入侵藏南地区,并占领大量土地。这一行为削弱了周边国家的实力,也影响了印度的国际地位。

民俗文化 05.17
1962年的中印战争:肯尼迪和赫鲁晓夫的预见与冲突预判

1962年的中印战争:肯尼迪和赫鲁晓夫的预见与冲突预判

必冷静,他认识到直接的冲突只会给双方带来更大的损失。然而,在面对印度的挑衅时,赫鲁晓夫并未选择袖手旁观。他在1962年的会议上做出了对抗印度的决策,并且得到了主席的支持。这也是中国回应印度嚣张气焰的行动。在这次战斗中,中国并未立刻采取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而是通过谈判和警告的方式尝试解决问题。然而,印度并没有因此罢手,反而更加嚣张。尽管之前已经多次警告并采取了和平手段,但印度仍然坚持其非法占据的行为。在得知中国准备与印度开战的消息后,赫鲁晓夫表示:"中国不会开战,让他们吃点苦头也是有好处的"。这表明苏联并不希望看到中国因为维护领土完整而陷入被动。随着苏联对中国的影响逐渐显现,中国意识到必须采取强硬态度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因此,从那以后,中国开始了对印度的反击,包括在1962年的战斗中,中国对印度进行了自卫反击,这场战争被称为抗美援朝之战。这次反击不仅标志着中国军队的实力得到了提升,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不可小觑的力量。

民俗文化 07.06
1962年印度为何疯狂侵入中国西部地区:真相与解读

1962年印度为何疯狂侵入中国西部地区:真相与解读

印度挑衅中印领土主权,剑指新疆西藏,要求将西藏与新疆划入印度,英属印度扩张野心膨胀;印度军人则高调声称自己为英军成员,展现自信;印度长期试图在中东扩大影响力,但实际上军队待遇低下。这段话突出了事件的起因(印度挑衅),关注的焦点是事件的核心(争夺疆域),以及印度军队的心态。

民俗文化 07.20
印度专家警告:莫迪反华策略失败,俄罗斯支持中国 - 印度战略满盘皆输?

印度专家警告:莫迪反华策略失败,俄罗斯支持中国 - 印度战略满盘皆输?

印度专家认为,在反华战略上,印度面临着全面破产。印度总理莫迪访问莫斯科寻求与俄罗斯加强关系,但俄罗斯未能站在印度这一边。建议印度应展现出更大的诚意,并争取到美俄更大的支持,维护国家利益。在奥运会上希望夺得金牌,却被巴基斯坦人打脸。周边问题上,孟加拉国亲印政府垮台,对印度的地缘安全战略造成打击。印度想平等的与美国发展反华合作关系,却遭到美国直接打击。进行各种反华行动,特别是在高原上与中国对抗,是印度教民族主义的最佳释放压力的方案。面对中国强大,印度也无法仅凭自身力量战胜。因此,印度一直寻求多方面的援助和支持,包括与西方和亚洲的合作。印度还在与其他国家进行军事合作,以匹敌中国在高原方向的强大实力和海洋方向给印度带来的压力。虽然最近遭遇了一些困难,但仍保持与各方的良好关系。

热点资讯 08.20
子午谷奇谋:结局如何,死因在此

子午谷奇谋:结局如何,死因在此

蜀吴关系紧张,孟达的行动危在旦夕。 子午谷奇谋 魏延为抢夺长安计划偷袭成都 孟达心机深沉利用挑拨离间削弱对手势力 曹丕篡汉 导致局势错综复杂但又难以抉择最终战败身亡 孟达背信弃义受到打击心中疑虑 本该保命却被猜忌 诸葛亮软禁孟达制造反间计阻止其发动叛乱 孟达阴谋落空结果被俘

民俗文化 11.26
项羽用智慧夜袭20万秦军投降士兵:成功的原因与启示

项羽用智慧夜袭20万秦军投降士兵:成功的原因与启示

新安杀降事件是由于诸侯士兵欺凌秦军导致秦军想要反叛,同时因为秦军担心留在关中的父母妻子被杀,也想反叛诸侯联军。最终,项羽成功在夜间杀死了20余万秦军降卒,结束了这一事件。

民俗文化 11.26
铁路工作人士与普通人的手表:区别是什么?

铁路工作人士与普通人的手表:区别是什么?

浪琴经典复刻铁路腕表,采用2016年推出的原型表为素材,并采用了888 L8系机芯。表款细节如3点钟位置的小雀斑时标、圆形刻度盘以及中央部位较多的信息等,旨在让用户能够通过其独特设计再次领略品牌当年的风采。

民俗文化 11.26
低调海边城市的崛起:山东曾赶超省会GDP,现已成为网红打卡地?

低调海边城市的崛起:山东曾赶超省会GDP,现已成为网红打卡地?

烟台是中国山东省的一个沿海城市,位于半岛东北部,被誉为半岛之心。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美丽的海岸线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旅游。同时,烟台经济实力强大,现已成为山东省第三大经济体。尽管现在烟台的GDP在全国仅排第三位,但仍被看好未来发展前景。该城市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而成为网红打卡城市。

民俗文化 11.26
揭秘:为什么秦可卿与林如海在九月初三死去,才是导致贾府败亡的关键线索?

揭秘:为什么秦可卿与林如海在九月初三死去,才是导致贾府败亡的关键线索?

秦可卿丧事发生在九月初三,王熙凤在此期间掌管大权,名声鹊起。后来林如海病逝,引起贾琏夫妇之间的冲突。秦可卿身患重病,终于于第二年初去世。如果两人同时去世,那么可能会发生什么?让我们进一步探究这个问题。

民俗文化 11.26
2025年的重大天象解析:记住这些关键节点,给种子带来生机的至关重要一年

2025年的重大天象解析:记住这些关键节点,给种子带来生机的至关重要一年

都是全新的开始,充满了无限可能。水瓶座象征着未来的可能性,让我们愿意拥抱变化,勇敢地尝试新的事物。这个春天,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都将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中,找到自己的种子,生根发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重新认识自我,学会适应改变,把握未来。同时,冥王星带来的挑战也将激励我们向前迈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民俗文化 11.26
不平凡的晚清名人:一个独特视角下的包拯

不平凡的晚清名人:一个独特视角下的包拯

欧阳修文中提到,包拯弹劾二位三司使后,自己被任命为新任三司使,但他认为这是损害名节的大事。文章指出,应该选择那些重视个人名节的人才担任三司使,因为他们的行为可以成为朝廷的典范。然而,作者也提及包拯性格刚毅,天资峭直,但学问和思考能力较弱,这让他显得有些可惜。尽管如此,欧阳修仍对包拯给予高度评价,并认为他是一位难得的人才。总的来说,文章表达了对包拯担任三司使可能性的顾虑,但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民俗文化 11.26
董竹君:为何她的生活会发生如此戏剧性的变化?得前夫噩耗后,她闭门整日悲痛去世

离婚多年,董竹君仍未结婚,得前夫噩耗令其悲痛不已,闭门整日悲痛离世

董竹君:为何她的生活会发生如此戏剧性的变化?得前夫噩耗后,她闭门整日悲痛去世 离婚多年,董竹君仍未结婚,得前夫噩耗令其悲痛不已,闭门整日悲痛离世

我真的很后悔我们不能在一起。”这句话深深刺痛了董竹君的心。她承认自己确实因为年纪轻轻而犯下错误,但她是否真的后悔过呢?答案就在那个签完离婚文件的下午,一个名叫李肇甫的朋友从律所里出来接她回家,从此,董竹君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不再是那个单枪匹马生活的女子,而是有了家庭,有了孩子,她开始关心家人的需求,也开始为孩子的未来而努力。她的生活充满了希望和力量,她明白,经历了生活的风风雨雨,自己变得更加强大。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我们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我们应该勇敢面对,不放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

民俗文化 11.26
中国最后一位女先生产生离世,享年100岁

中国最后一位女先生产生离世,享年100岁

叶嘉莹始终心怀敬意,他对古代诗词的理解深深影响着她的生活。11月24日,叶嘉莹不幸离世,享年100岁,她在诗词的世界里度过了一生。她的故事让人深感生命的坚韧与诗意的魅力。叶嘉莹曾是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专家、教育家、诗人,被誉为“诗词救了她”。她早年在国外教书育人为国争光,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诗词功底。叶嘉莹一生都在推广古诗词,将它们的美好寓意传递给年轻一代。今年,她的传记电影《掬水月在手》以800万票房打破全国艺联记录,并荣获“最佳纪录片”荣誉。而在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这部电影的主题——诗词的命运和中国文化历史的记忆。叶嘉莹在面对生死挑战时依然坚守信念,继续传播古诗词的力量。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有多少人愿意花费两小时的时间去欣赏一部关于诗词的纪录片呢?尽管陈传兴在接受采访时感到战战兢兢,但他仍然感慨万千,表达了对叶嘉莹这种无私奉献精神的崇敬。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叶嘉莹这位传奇人物的深深怀念。叶嘉莹的故事将永远被人们铭记,她的人生充满了诗意和伟大。

民俗文化 11.26
「今日十月廿六」:冬季预告!听听专家意见,严寒的冬季你准备好了吗?

「今日十月廿六」:冬季预告!听听专家意见,严寒的冬季你准备好了吗?

十月廿六为乙未日,属九土星,即北方五行中土的代表,所以被认为是冬季开始的重要日子。甲子日乃八木星所代表,主夏季,而一甲管十天,则代表着十天内将会有下雨天气。

民俗文化 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