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滢坤:惟齐非齐:看中国科举考试变革中,如何做到公平选拔人才的得与失。

2024-03-07 民俗文化 关注公众号
    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的伟大创举与反思
金滢坤|“惟齐非齐”:论中国科举考试变革中的“至公”与“选人”得失    科举制度,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自隋朝开创以来,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了1300多年,对政治、文化及教育领域产生了革命性影响。隋文帝时期废除旧有的察举制,设立科举考试,以选拔职业化的文官阶层,有效解决了士族长期垄断权力的问题,为唐代盛世奠定了坚实基础,并确立了考试与教育相结合的传统。
    在考试至公的制度建设方面,科举制度历经唐宋至明清的发展与改革,分级考试制度逐渐完善,从地方到中央形成了层层筛选的机制,如唐代的两级考试发展至明清时期的四级考试体系。同时,通过封弥、誊录等措施确保考试公平,防止作弊和请托现象的发生。
    考试经历了从多样化的经史、文学、技艺考核,逐步向单一化转变的过程。隋唐初期考“十二经”、“四子”等多种经典,而到了宋代以后,随着王安石变法以及程朱理学的影响,科举考试逐渐集中于“四书”“五经”,尤其是明清时期八股文成为主导文体,导致人才选拔日益局限于文学功底,忽视了实际政务能力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培养。
    在兼顾地域公平上,科举制度实行了解额分配,根据各地人口数量和教育水平调整乡试解送名额,一定程度上平衡了不同地区考生的机会。此外,还设立了针对少数民族的特殊政策,以促进民族间的平等参与。
    然而,科举制度在追求绝对公平的过程中,逐渐走向科目单一、僵化,限制了多元化人才的选拔,对科技、农业等领域的人才培养造成了不利影响。明清时期,科举考试过于注重形式化和标准化,引发了对科举“取士至公”的深刻反思,揭示出片面追求公平可能导致教育功能和社会需求脱节的教训。
    总之,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在实现“取士至公”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尤其是在当今教育改革中,如何在保证公平的同时,兼顾多样化、实用性和创新性的教育目标,显得尤为重要。

上一篇:真爱降临!2024年哪些星座将邂逅真爱?
下一篇:财联社C50风向指数调查:2月信贷或略有回落、社融放缓、CPI转正 3月MLF延续小幅超量续作
更多更酷的内容分享
猜你感兴趣
2024年全国公务员考试题型难易度引发争议:‘做得想吐’的现象,您对此有何看法?

2024年全国公务员考试题型难易度引发争议:‘做得想吐’的现象,您对此有何看法?

2024年“国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结束后,考生吐槽题难量大。

生活常识 04.13
武汉市民圆高考梦想:首选‘公民同招’面试选拔显公信力

武汉市民圆高考梦想:首选‘公民同招’面试选拔显公信力

录取的孩子,就不存在“一举夺魁”的情况,家长也不必过于紧张。

生活常识 06.21
平衡公平与项目选择:探讨中考体育测试中的不同跑道设置

平衡公平与项目选择:探讨中考体育测试中的不同跑道设置

标题:陕西秦都区中考体育考试设在小操场引发争议:200米比400米更短弯道多将影响成绩 背景:陕西秦都区中考体育测试正在进行中,但考场设在一个有着200米跑道的学校引起家长担忧与渭城区的400米跑道相比“不公平”。 家长反映:学生将因少弯道受挫;家长质疑是否兼顾了外地考生。 记者调查:多地采用相同标准操场,只是秦都区例外。 秦都区划定400米为标准赛道,此举引发了家长们的疑虑,认为设置不合理。

生活常识 04.18
2022年厦门体育中考方案出台:四类人群可免考!你的体育考试将如何安排?

2022年厦门体育中考方案出台:四类人群可免考!你的体育考试将如何安排?

"厦门市已公布2022年体育中考方案和评分标准,对防疫、考生身份识别等有详细规定。其中,可免考的人群包括近期无疫情地区考生以及身体状况良好的考生。此外,体育考试仍需佩戴口罩,接受体温检测。"

热点资讯 04.22
一网览尽百年沧桑:回顾泰斗云集,聚焦大师们的大作

一网览尽百年沧桑:回顾泰斗云集,聚焦大师们的大作

鲁迅教授中文及历史课程,倡导读书不忘革命,矢志传播中国文化的精髓,其革命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品格深受后人敬仰。

民俗文化 11.10
唐代名士孟浩然:朋友圈的丰富与魅力

唐代名士孟浩然:朋友圈的丰富与魅力

孟浩然以诗点缀人生,是唐代的诗人之一。他出生于书香之家,自幼随父隐居涧南园读书习剑,后来漫游吴越。他的诗词充满意境,显示了清雅高洁、正气凛然的气质。在唐代,百姓想要当官,需要五品以上的官员来举荐,“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首诗堪称古代版“求职信”。孟浩然不愧是唐代“扫弟机”,被誉为“诗隐”。他的交友之路颇具传奇色彩,与李白、王维等人交谊深厚。

民俗文化 11.10
‘柴火钱’:汪少富家的历史与红色故事

‘柴火钱’:汪少富家的历史与红色故事

个月终于成功印制出了质量上乘的1元纸币。这张珍贵的钱币见证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历史功绩和革命精神,现已成为黄平县革命历史陈列馆的一份宝贵财富。

民俗文化 11.10
Nike 箱根駅伝 系列官方发布:经典火焰配色尽在其中!

Nike 箱根駅伝 系列官方发布:经典火焰配色尽在其中!

箱根駅伝是全日本最知名的跑步活动之一,由Nike赞助,并发布了四双名为Alphafly 3、Vaporfly 3、Zoom Fly 6和Rival Fly 4的新款跑鞋。该系列灵感来自zoom streak spectrum og 的火焰元素,展示了赛事的热情和激情。新鞋将于11月22日在日本发售,12月4日登陆全球。有哪一双是你的心头好?建议查看完整版的介绍以获取更多细节。

民俗文化 11.10
甘肃省文化旅游数字化营销座谈会在天水举行,推广互联网新思路与策略

甘肃省文化旅游数字化营销座谈会在天水举行,推广互联网新思路与策略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了一场座谈会,探讨如何利用新媒体进行数字化营销。会上,甘肃省文旅厅党组书记何效祖表示,甘肃旅游资源丰富,将成为中国旅游热门目的地。近年来,甘肃省文化旅游厅积极与各网络平台合作,举办了一系列富有创新和特色的营销活动。王立国副处长、张洪洋、张媛媛等人在会议上就数字化营销的新趋势以及与甘肃的合作展望进行了发言。

民俗文化 11.10
风物中国·黔菌:探索中国美食与微生物的奇妙交汇

风物中国·黔菌:探索中国美食与微生物的奇妙交汇

"风物中国·黔菌"图书带你走进黔菌世界,深度挖掘贵州食用菌背后的文化魅力。该书将4个独创结构化的贵州食用菌内容体系融合进内容逻辑中,包括自然禀赋、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物产产业四个方面,为你呈现贵州的独特风景。作者勉力写下一篇序言,通过独特的视角来描绘贵州美景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在交通不便的途中,品尝美食成了避雨的好方法,美食也成为了探寻贵州风景的重要线索。作者还特别提到了贵州饮食中的食用菌产业,研究地质地貌、气候条件和民族文化的影响,让你深入了解贵州的美食文化和历史变迁。此外,作者还介绍了一些通俗易懂的方法来辨别和使用食用菌,既实用又有趣。

民俗文化 11.10
探秘怡红院,刘姥姥醉后的真实形象:细节解析让人惊异

探秘怡红院,刘姥姥醉后的真实形象:细节解析让人惊异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在大观园一路游览特别重要,她的所见所想与之前贾政“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作前后呼应,以补充和印证第十七回的伏笔内容。例如她在潇湘馆满屋子的书籍上说出:“若能月下在此窗下读书,不枉虚此一生”。与贾政说“若能月下在此窗下读书,不枉虚此一生”,都是赞颂林黛玉出身书香门第的优秀,以及对贾家未来弃武从文转型的重要作用。在蘅芜苑,她一句不言全看贾母“发挥”,也对应了贾政说蘅芜苑“这处房子无味的很”。怡红院发生的事情反映了刘姥姥糟蹋怡红院干净整洁,羞辱贾宝玉心中对她那一份美好,表现了刘姥姥对女儿的痛苦和无奈。一、刘姥姥在镜子里看见了一个美人、一个老妪。实际体现了人之青春和老年,林黛玉就算再美好,也终有年老色衰的一天。这个细节呼应了二进荣国府这个主题,表明刘姥姥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也表达了她对女儿深深的爱意。

民俗文化 11.10
离休干部刘振东的千次爆轰实验背后:生死交响曲中的勇敢探索

离休干部刘振东的千次爆轰实验背后:生死交响曲中的勇敢探索

验四个分室。这次口述核史活动的主角都是参加过核地质勘查、铀矿采冶、纯化转化、同位素分离、元件制造、核电设计建造运营、后处理、高放处置、核技术应用等核工业产业链领域的工作过的离休干部,他们见证了中国核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再到强大的发展历程。此次口述核史活动是为了铭记历史,传承核工业精神,汲取奋进力量。这些离休干部为中国的核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活动将采访他们的经历和感人事迹,挖掘和整理核工业重大事件史料,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民俗文化 11.10
阎锡山的独2旅被红军消灭的神秘故事:一场生死较量背后的历史变迁

阎锡山的独2旅被红军消灭的神秘故事:一场生死较量背后的历史变迁

该段主要讲述了红军东渡黄河并最终攻克晋西有利阵地的过程。其中,第二阶段着重讲述了战胜阎锡山组织的战役攻击,以及如何通过斗智斗勇实现战略目的。最后指出,这是在陕北根据地被四面围困的背景下,红军倾全力出击进行的攻击作战,这种勇气和智慧改变了时局,也为中共赢得了重要的转折性胜利。

民俗文化 11.10
严耀中:北魏均田制与土地兼并问题深度剖析

严耀中:北魏均田制与土地兼并问题深度剖析

1. 北魏太和年间实施的均田制导致了农民的土地集中在少数贵族手中。 2. 这是因为北魏统治者为了维护本族利益而推动的,并非因为经济基础决定分配。 3. 以农耕经济为基础的社会阶层划分导致了“土地与劳动力”的分配问题。 4. 改革通过消除阶级间的不公平分配,使得社会矛盾得以缓解。 5. 可能会引发对历史解释的新角度探讨。

民俗文化 11.10